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方兴,,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0
苏松重赋”曾经是明史学界一个热门而又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认为,苏松重赋确为事实,但北方农户的负担并不比苏松稍轻。明初的赋税政策是根据南北经济的差异和战略地位的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广廉, 来源:学习与思考 年份:1982
明代永乐初年,朝廷派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到江南苏松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河道疏浚工程,收效显著。本文介绍了这次治水的情况,分析了取得成功的原因,认为这对于当前发展苏松地...
[期刊论文] 作者:周岐琛,,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苏松重赋是明代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其产生有复杂的原因。既有朱元璋惩吴人附寇的因素,也与明代苏松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俗风尚有一定的关联,还与唐代以来苏、松赋税较高的历史,以及元...
[期刊论文] 作者:季忠平,钱永贤, 来源:江苏图书馆学报 年份:1994
苏松财赋考图说》解题季忠平,钱永贤《苏松财赋考图说》一卷,《四库全书》仅有存目,其提要也不著撰人姓名,实为清周梦颜编次。梦颜,一名思仁,字安士,清康熙雍正间人,祖籍嘉定。父胡...
[期刊论文] 作者:罗仑,范金民,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1
清前期,清王朝比较注重对苏松地区的钱粮蠲免。其数额大约占额定地丁银的20%或实际赋税额的15%。额定的赋税超过了苏松人民提供赋税的实际能力,赋税蠲免实际上只是对重赋的补...
[学位论文] 作者:叶丽燕,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苏松济农仓是在苏松经济面临崩溃的背景下周忱进行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作用已远远超过其名“济农”的意义范畴。本文首先阐述济农仓建立与推广,济农仓的衰败与重修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谯枢铭,黄明标, 来源:史林 年份:1991
明代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的苏松地区,遭受倭寇的侵扰,全国各地的客军都来支援苏松,抗击倭寇。其中,有一位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亲自统率来自广西右江的,由壮族兄弟...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滔,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7
本文是《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初探》一文(刊于《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的续篇,文章通过对清代苏松地区的仓制的“追踪”研究,从仓储的变迁历程、管理和运营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仓储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宋可达,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22
从明代官私文献记载来看,时人对于“江南”核心地域的认知,发生了由明前期“苏松嘉湖”到明中后期“苏松常镇”的变迁。这一变迁,既受到了现实行政区划的直接制约,又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在明代“江南七府”行政归属长期分裂的政治背景下,属南直隶的“苏松常镇”与属浙江的“杭嘉湖”...
[期刊论文] 作者:洪焕椿,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87
明代苏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无论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品种和产量,都是其他地区所不及的。明代苏松虽然田赋很重,而个体小农仍然能够扩大再生产,为国家提...
[期刊论文]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苏松二府的城镇何以能对昆剧的生成、兴起与传播起着巨大的作用?原因在于:苏松城镇星罗棋布,经济富庶,为昆剧艺术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条件;民众自觉地追求艺术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沙郑军,王建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1988
以明朝初年为例,全国税粮总额为2943万石,苏松二府就占400多...
[期刊论文] 作者:彭雨新,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4
【正】 苏州、松江两府夙称东南财赋之区,但是,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代,苏松人民被迫向政府交纳苛重的田赋;同时,由于地处太湖之滨的低洼水乡,经常受到水患的威胁。究竟苏松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健,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本论文在充分掌握相关领域学术史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深入挖掘史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明清时期苏松地区的民间信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图比较全面地展现该地区民间信仰的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林金树,, 来源:明史研究论丛 年份:1982
这种现象在当时的苏州、松江等地表现得尤为严重,素有“苏松重赋”之称。Since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滔,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6
本文截取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这一时空个案,拟通过区域性的实证研究,以加深对有明一朝仓储体系具体实施情况的理解。从全国范围说,明代仓储经历了单一由政府包办向多元化社会办...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滔,,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1998
明清时期,苏松地区不仅实施了曾在全国普遍推行的预备仓、常平仓、社仓和义仓,而且创立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济农仓、积谷仓等仓储形式。作者曾对这一地区仓储的演进历程作过简要...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克诚,罗冬阳,,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不著撰人名氏"的《苏松历代财赋考》作者实乃清人周梦颜。是书的编辑源于康熙三十八年周梦颜等人的扬州请愿,它是清初"浮粮之议"大背景下的产物,也是周氏积善追求的集中体现。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家范,,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祁彪佳就任苏松巡按,据查考"服役期"仅一年又三个月。《明史》"祁传"对此段经历多有缺载与讹误,特为考订之。由祁氏经历可间接窥见17世纪的江南虽号称经济发达,背后的社会问...
[期刊论文] 作者:谭谈,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1995
品透人生这部书──致苏松华谭谈你的小说集,搁在我的案头许多时日了。某些篇什,我过去读过,多数篇章是这次才接触。我翻翻想想,想想翻翻,不知道该和你说点什么好?我曾经在我的长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