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1996
本文运用裂陷槽理论,提出了早二叠世地层发育于大石寨,大河深和庙岭三个裂陷槽中,晚二叠-早三叠世则以陆相凹陷沉积为特征,发育于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达山三个凹陷内。...
[期刊论文] 作者: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1996
作者对东北区古生代地层中,几个人们关注的生物地层学问题,诸如麻山动物群、清河镇动物群等,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可供今后的研究工作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1996
对华北地台北侧大陆边缘,从寒武纪至石炭纪地层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其中以奥陶纪岛弧、晚志留世的磨拉石,泥盆纪和石炭纪的裂陷槽沉积具有区域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1996
西利利亚板块东南缘,从早晚寒武世晚期至早石炭世,地层发育经历了被动陆缘,岛弧和弧后盆地,岛弧期后抬升,裂陷槽和陆表海侵期几个阶段,文中详细论述了它们沉积特征及相互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1996
以松花江地块为基础,论述了早寒武纪世上叠盆地层限海沉积,中奥陶世裂陷火山-沉积及晚古生代三个裂陷槽沉积的地层发育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1996
本文提出延边地层区的晚石炭世地层有两种类型,一是原地系统的天宝山组,二是外来岩块,包括原山秀岭组,并建议停止使用山秀岭组一名。...
[期刊论文] 作者:苏养正,, 来源:地质与资源 年份:2012
东北地区古生代在南部有一个地层间断面,北部有三个地层间断面:奥陶纪、晚志留世末-早泥盆世和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相应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发展的不同阶段,结束于早三叠世末.最后......
[期刊论文] 作者:彭玉鲸,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唐克东,苏养正,,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66
小兴安岭西北部和大兴安岭属同一构造单元,被划为海西褶皱带~[2,4,6,8,10]。根据过去的资料,此褶皱带内的古生代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下古生界的志留系未确定~[6,11],可靠T...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卿,王士涛,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2
1993年,原地矿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苏养正先生将其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密山及宝清下黑台组中采到的5件泥盆纪鱼化石送交王士涛鉴定.经过修理和观察后认为,这些骨片属于盾皮鱼类...
[期刊论文] 作者:齐陶,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1992
1991年夏,地矿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苏养正先生来京,转交给我所一采自黑龙江省桦南县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以及一些鱼类化石请求鉴定.10月,笔者据此线索前往桦南县进行实...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友勤,苏养正, 来源:吉林地质 年份:1996
根据东北区地层发育总体特征,运用现代沉积学、大地构造学理论,对东北区的各个历史时期地层发育与地壳演化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郭胜哲,苏养正,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集刊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池永一,苏养正, 来源: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年份:1997
吉中呼兰镇一带分布的轻变质岩系称呼兰群,曾划分为黄莺屯组,小三个顶子组和北岔屯组,对其划分和时代一直分岐较大。本文重新厘定了黄莺屯组,其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片同夺等夹......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允平,苏养正,李景春,,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0
晚志留世西别河组是发育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一套滨浅海相磨拉石沉积。西别河组广泛角度不整合在蛇绿混杂岩、岛弧火山岩、加里东期花岗岩和弧后盆地复理石沉积之上,揭示了其...
[期刊论文] 作者:戎嘉余,傅力浦,苏养正, 来源:古生物学报 年份:1994
对志留纪Gannania Fu1982,Protathyrisina Zhu1974和StegospiraFu1982等3属模式种地模标本的再研究,表明它们的基本特征,尤其是主基和腕螺(包括腕锁)构造,均与Retziella Nikiforova1937属一致,后者是首异名,应予保留,前3属是镒异名,应该废弃。曾被国外学者视作识别......
[期刊论文] 作者:池永一,苏养正,南润善,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1997
吉中呼兰镇一带分布的轻变质岩系称呼兰群,曾划分为黄莺屯组、小三个顶子组和北岔屯组,对其划分和时代一直分岐较大。本文重新厘定了黄莺屯组,其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片岩等夹......
[会议论文] 作者:苏养正, 张海驲, 曲关生, 付磊, 张力铸,, 来源: 年份:2004
黑龙江省牡丹江以东,从密山地区到宝清地区大致呈南北向展布的有一套泥盆纪沉积地层,就是著名的"黑台组"。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迭经各家研究,认为其时代为中泥盆世。...
[期刊论文] 作者:鲍庆中,张长捷,吴之理,王宏,李伟,苏养正,桑家和,刘永生,,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6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研究与重新归并划分,并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及不整合面地层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期刊论文] 作者:鲍庆中,张长捷,吴之理,王宏,李伟,苏养正,桑家和,刘永生,,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5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对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北部地区的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研究与重新归并划分。石炭系—下二叠统本巴图组(CPb)、格根敖包组(CPg)和阿木山组(CPa)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