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苏一钧,,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8
随着我国大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菜用甘薯因其食用、保健价值受到了追捧,观赏甘薯以叶色叶型丰富成为了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然而国内菜用和观赏用甘薯研究基础薄弱,种质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苏一钧,帅高基,黄章钟,彭韶华, 来源:山西果树 年份:2015
在山西,平欧杂种榛多种植在山地丘陵土壤贫瘠的地区,加强土肥水管理,有利于促进平欧杂种榛幼树的生长发育。通过连续2年的穴贮肥水试验,表明在土壤贫瘠地区应用穴贮肥水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赵路宽, 苏一钧, 戴习彬, 王珧, 袁蕊, 曹清河,,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9
该研究基于TP-M13-SSR分子标记荧光毛细管检测技术,以中国已入库登记的99份甘薯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建立登记品种的“01”数据库,导入DPS软件计算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一钧,王珧,戴习彬,赵路宽,张安,曹清河,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9
以25份甘薯登记品种幼嫩根系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硫酸镁裂解液的方法和PI荧光染色技术,以已知大豆(Glycine max(Linn.) Merr.) Williams 82基因组大小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一钧,刘灿,董玲霞,曹清河,许宁,孙明芳,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9
随着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作日益密切,分析了CIP基于甘薯基础的研究现状和管理模式,归纳和探讨了CIP可供借鉴学习的研究方向和管理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成小威,苏一钧,霍恺森,戴习彬,曹清河,唐君,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9
为建立高效的甘薯叶绿体分离方法,比较了2种叶绿体分离方法,即高盐-低pH法和Percoll密度梯度法.研究显示,2种方法都能分离得到完整、纯净的叶绿体.再用CTAB法可从纯叶绿体中...
[期刊论文] 作者:南文卓,张小贝,苏一钧,祝志欣,曹清河,朱国鹏,, 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2016
为热带地区甘薯引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农艺性状比较筛选出在海南地区适应性较好的30份甘薯引种种质资源,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一钧, 王娇, 霍恺森, 赵路宽, 赵冬兰, 唐君, 陈艳,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8
通过SSR分子标记,对112份甘薯引进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并与中国地方种进行了聚类比较分析。研究了中国目前保存最多的甘薯引进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一钧, 王娇, 霍恺森, 赵路宽, 赵冬兰, 唐君, 陈艳丽,, 来源:null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谢政文, 王连军, 陈锦洋, 王娇, 苏一钧, 杨新笋, 曹,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16
WRKY转录因子是一个大的植物转录因子家族。该转录因子家族最显著的特征是家族各成员至少包含一个WRKY结构域,该结构域的N-端有一个高度保守的WRKYGQK基序,C-端为一个锌指类...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一钧, 董玲霞, 王娇, 戴习彬, 张安, 赵冬兰, 周志,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8
为了发掘菜用和观赏甘薯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对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中1000余份资源材料进行鉴定,筛选了96份优异种质。利用30对SSR引物对入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
[期刊论文] 作者:董玲霞, 苏一钧, 戴习彬, 王娇, 唐君, 赵冬兰, 曹清,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8
为明确国内外甘薯主要地上部专用品种的遗传关系,利用多态性高的30对SSR分子标记对国内主栽的16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0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出169条多态性条...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一钧, 董玲霞, 王娇, 戴习彬, 张安, 赵冬兰, 周志林,,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戚强,戴习彬,党新安,李文哲,苏一钧,周志林,张安,曹清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茎尖菜用甘薯最佳栽培密度。[方法]以大叶型品种福薯7-6、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及中等花叶型品系徐菜薯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一钧,王娇,戴习彬,唐君,赵冬兰,张安,周志林,曹清河,,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18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03份甘薯地方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甘薯地方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利用SSR建...
[会议论文] 作者:董玲霞,苏一钧,戴习彬,王娇,唐君,赵冬兰,周志林,张安,曹清河, 来源:江苏省遗传学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近年来,甘薯已发展成集食品加工、医疗保健、优良饲料和观赏于一体的新作物,发展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菜用兼观赏甘薯新品种,必将成为甘薯品种选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基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