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谢 泳, 来源:先锋国家历史 年份:2009
舒芜先生去世了,他的一生算是划上了句号。怎样理解舒芜?在他生前是一个问题,在他死后依然是一个问题。  怎样理解舒芜?其实有一个困境。...如果理解和宽恕舒芜,我们如何面对胡风事件中的所有受害者,如果不原谅舒芜,把胡风事件的原始推动力归结到舒芜这里,对中国当代历史似乎又缺少“了解之同情”。  我们现在理解舒芜,其实主要是在精神层面。...舒芜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有强烈的“五四情结”,追求个人自由和科学民主是那一代...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9
2009年8月18日,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舒芜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舒芜先生1922年7月生于安徽桐城,本名方管,学名方德,字重禹,1938年始用笔名舒芜。曾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
[期刊论文] 作者:毛乐耕, 来源:书屋 年份:2014
舒芜八十岁以后学会了使用电脑,接着,他又在新浪网开了两个博客,一个叫“舒芜博客”,另一个叫“碧空楼舒芜博客”。这对于一个以文字立身的老学者来说,真算是与时俱进了。  ...有了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平台,舒芜在晚年的岁月里仍然显得忙碌和活跃。他在舒芜博客上勤快地写随想短文,在碧空楼舒芜博客上则粘贴一些略长或写作时间略早的作品,继续展示着他的学者风采。...这些博文汇聚起来,就编成了这本《舒芜晚年随想录》(以下简称为...
[期刊论文] 作者:闫笑然,戴玮,,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09
舒芜“交信”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关于舒芜“交信”更是引起了一些道德、信任、友谊、背叛、被迫等之类的争论.那么舒芜“交信”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笔者...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9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于2009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舒芜,本名方管,学名方珪德,字重禹,1922年7月2日生于安徽省桐城县。1938年向《广西日报》副刊《南方》投稿...
[期刊论文] 作者:方竹,,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1993
安徽桐城人舒芜是当代著名的学者。《舒芜及其作品》一文。介绍了他学术上获得的成就和建国后的坎坷经历,并扼要评介了他的一些主要著作和学术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财经 年份:2009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2009年8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谈到舒芜,总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学者。他原名方管,学名方硅德,字重禹,安徽桐城人。...舒芜学历不高,却很早就在大学任教,1938年投稿时始用“舒芜”笔名。他早年喜欢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丽,,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舒芜是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舒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与胡风,与刊物《希望》存在密切的关系,而正因此,使舒芜在“胡风事件”中扮演了复杂的角色。胡风对舒芜有高...
[期刊论文] 作者:吴永平,,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10
舒芜,本名方管,字重禹。1922年7月2日出生,安徽省桐城县人。胡风,本名张光人,1902年11月1日出生,湖北省蕲春县人。一九四二年舒芜20岁胡风40岁年初,高中肄业的舒芜经叔父...
[期刊论文] 作者:于继增,,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09
2009年8月18日,著名作家、评论家舒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七岁。提起舒芜,自然避不开“胡风事件”。在公众视野中,舒芜好像也永远走不出“胡风事件”。如今,随着这一事件...
[期刊论文] 作者:魏东,许云,,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舒芜是一名饱受争议的学者,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文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新旧文化的冲突、中外思潮的变革,为舒芜的成长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舒芜在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经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洁非,,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4
舒芜本名方管,桐城籍。由这两点,可略略想见其旧学渊源。对此,《〈回归“五四”〉后序》谈到,清代文苑以桐城派为宗,而舒芜曾祖方宗诚即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之再传弟子;“我们兄弟自...
[期刊论文] 作者:陈明学,,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章作者说:他曾给舒芜先生的大作《碧空楼书简》写过书评,叫《碧空楼的情思》。为此,舒芜先生给他写了一封不长的信,信的开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玲,,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5
"哀妇人而为之代言",批判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淫心和杀意",是舒芜毕生坚持、而晚年尤其着力于兹的文化立场。舒芜是自周作人、鲁迅以来少数几位始终不倦于妇女解放事业且成就卓...
[期刊论文] 作者:魏邦良,,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4
舒芜是在没有明显压力之下写出那篇名为检讨自己实为批评他人的文章《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舒芜的此篇文章以及接下来的《致路翎的公开信》《胡风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方非, 来源:社会科学动态 年份:2018
2018年1月初,得吴永平先生赠予《舒芜胡风关系史证》①。捧读之际,感慨万端。我的父亲舒芜一生的经历就是一部大书,他的前半生基本是在与胡风的恩怨纠缠中度过,后半生则在历...
[期刊论文] 作者:舒芜,,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6
舒芜,原名方管,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说梦录》、《周作人的是非功过》、《舒芜文学评论选》、《书与现实》、《串味读书》等。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
[期刊论文] 作者:周燕芬,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舒芜是1955年胡风事件中的关键性人物,他在事件当口的特殊表现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话题。舒芜从最初结识胡风和在《希望》上发表《论主观》,到运动中走向"倒戈",期间思想形...
[期刊论文] 作者:伍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7
舒芜,原来姓方名管,安徽桐城人。……舒芜在五十年代初期,大名远扬的自然是他发表在中南地区的《长江日报》,而被转载的《从头学习》和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业松, 来源:书屋 年份:2000
一 起头    促使我动手写作这篇文章的,是余世存先生发表在《书屋》杂志二○○○年第一期上的关于舒芜的议论。...本来关于历史和现实中的舒芜先生的是非功过,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关心的话题,但这次却没有能够及时捕捉相关信息,而是看了《书屋》第五期朱珩青先生的质疑才引起注意,回头去看的。...如果肯用心去寻找的话,余先生的文章或者也总有它在某些方面的正面价值的吧,不过就舒芜舒芜,我看读者在这方面的期待八成要落空。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