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殷晓辉,舒理慧, 来源: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年份:1996
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综述)殷晓辉,舒理慧(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ADVANCESINCRYOPRESERVATIONRESEARCHONPLANTGERMPLASM¥YingXiaohui...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份:1965
对利用不同光照条件控制水稻品种和杂种生育期的遗传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得到以下一些资料: F_1随着不同光照条件的培育,表现不同的显隐性。同一发育类型的品种作杂交,F...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86
开展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是基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植物每个细胞都潜藏着发育完整植物的能力并具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某一器官、单个成熟的细胞或原...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吴红雨,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0
供试材料 种间杂种[O.sativa(AA,2n=24)×O.latifolia(CCDD,2n=48)]F_1的幼穗,杂种基因型是异源三倍体(ACD)3n=36。利用幼穗诱导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后,...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黄斌,, 来源:植物杂志 年份:1979
据有关资料表明,水稻根内含有玉米素的四种化合物,它们能延迟叶片的衰老。在进行水稻花粉培养时,我们在N_6培养基内加入适量的水稻根的提取液,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绿苗的分化...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黄斌,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78
当前,在水稻花药培养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尤为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绿苗的分化率问题。在这方面,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引起了普遍的注意。本...
[期刊论文] 作者:谭光轩,舒理慧,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对4种野生稻愈伤组织进行了干燥处理,其中3种野生稻绿苗分化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干燥处理的愈僵组织中吲哚乙酸,水溶性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升高。干燥处理可......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殷晓辉, 来源:周口师专学报 年份:1996
野生稻具有栽培稻可利用的多种优良农艺性状,多年来,科学工作者对野生稻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就野生稻的遗传基础方面作一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肖国樱,舒理慧,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庞汉华,舒理慧,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1
对79份采自广西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类型的普通野生稻进行了花药培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材料的花培力有较大的差异,有41个编号的材料得到花粉绿苗。试验结果表明:孕穗期施复合...
[期刊论文] 作者:殷晓辉,舒理慧, 来源:武汉植物学研究 年份:1996
对不同基因组的野生稻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①野生稻愈伤组织经过预培养→预处理→冰冻降温→液氮保存→快速解冻的超低温保存,冻后细胞存活率最高可达......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瞿国堂,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84
水稻染色体组型的分析对于研究稻属的起源、系统演化,以及远缘杂种和染色体工程的细胞学鉴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水稻染色体(2n=24)进行形态学研究时,多采用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梁耀云,, 来源:植物杂志 年份:1984
将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的种子用纱布包好,在0.1%升汞溶液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消毒好的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MS+3%蔗糖的培养基上,待种子萌发一星期...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韦俊英,,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0
本工作研究水稻幼穗发育的不同时期,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去分化和再分化能力的差异。实验主要结果如下: 1.随幼穗发育过程的进行,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呈现出低→高→...
[期刊论文] 作者:王彩莲,舒理慧,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86
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突变育种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5年统计,目前世界上利用诱发突变育成了88种植物的突变品种约700个.我国植物突变育种,表...
[期刊论文] 作者:田永中,舒理慧,郑从义,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章志宏,田永中,舒理慧,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取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的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均有效地获得了花粉单倍体植株。该单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脱分化容易,再分化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舒理慧,吴红雨,张希宁,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0
供试材料 种间杂种[O.sativa(AA,2n=24)×O.latifolia(CCDD,2n=48)]F_1的幼穗,杂种基因型是异源三倍体(ACD)3n=36。利用幼穗诱导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后,再生...
[期刊论文] 作者:汪向明,宋运淳,舒理慧,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79
本文总结了粳稻品种间(包括晚×早、晚×中、晚×晚)杂交后代F_1—F_4的生育期研究,以单株抽穗日数为指标。 F_1的基本趋势是早熟对晚熟具有优势,17个杂交组合中有10个较早...
[期刊论文] 作者:汪向明,宋运淳,舒理慧,,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0
本文总结了粳稻品种间(包括晚稻×早稻、晚稻×中稻、晚稻×晚稻)杂交后代F_1-F_4的生育期研究。以单株从播种到抽穗的生育日数为指标,F_1的基本趋势是早熟对晚熟具有优势,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