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2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4
“提封田”考问题的提出臧知非“提封田”之名,首见于《汉书·地理志》卷下,在《汉书》其余志,传及其他汉代文献中则云“提封”,其用法和含义与“提封田”相同,系“提封田”之...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5
战国人口考实臧知非现存史籍中,没有直接、系统的战国人口资料保存下来,后人遂据当时各国出兵数而推定之,计有三说:1000余万人,晋人皇甫谧提出,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从之;2000万...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系统研究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有助于认识春...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门逆旅”新探臧知非云梦秦简所记《魏户律》和《魏奔命律》是魏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52年)颁布的对“(假)门逆旅、赘后父”的惩罚性规定。其文分别云:告相邦:民或弃邑居(野),入...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6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相地而衰征”,是管件相齐时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揭开了我国田税制度的历史新篇章,影响深远,历来为治史...
[期刊论文] 作者:晋文,,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18
臧知非先生却对此批评,认为秦昭王时并无算赋,使秦代究竟有无算赋的问题引起关注。实际上,其批评不...
[期刊论文] 作者:贾丽英,,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8
臧知非先生《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淤就是从历史研究的大视野,对秦汉时期土地、田税...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2
“初税亩”是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改革措施,其意义关系到春秋时代社会变动的性质问题,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但因记载简略,其具体内容不详,给后人的理解...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5
以仁待人、以德治国是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安天下、"王者无敌",是儒家政治的最高追求。汉初由"秦政"向"汉政"的转变、昭宣中兴、刘秀偃武兴文,都是儒家学说历史实践的结果,和谐...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农民战争史研究是田昌五先生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考察中国历史规律的一个支点,其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自成体系、卓然大家,体现了一个史学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朱绍侯先生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致力于把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方法融汇于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纂之中,在成功主编了十院校本...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5
研究古代农民问题的传统视角是从地主和农民的阶级冲突层面分析农民破产、流亡的原因,对土地、赋役制度的缺陷注意不够。汉唐时代个体农民的普遍性是国家授田制的实施结果,无...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8
两汉边防政策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汉是积极的扩张,东汉则消极退让,西汉是不断地向外扩张、移民实边,东汉则是不断地内徙边民,东汉以后北方民族问题实肇因于此。究其原因固然多样...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3
西汉末年儒生之归附王莽是因为西汉在制度及其运作的两个层面均不能满足其入仕的要求,而不是为了通过王莽实现其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刘秀“尊崇节义”重用儒生的本质一...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7
本文从理论方法到史实系统地回答了陈启云先生的批评。认为用“心态史”的方法、按照“学理”来“联贯”分析汉代儒生价值观念存在着重大不足,得出的结论背离了历史真实。文...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孝伦理植根于先秦时代的宗族等级社会,是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后世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予以不同的阐释,其内涵和外延因时而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其总体趋势是越来越...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5
秦汉时期,里的形态和功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在秦和西汉初期,里是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统一规划、设立于城邑之中、控制基层社会的基本单位,里民的生产、生活都要在国家设...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7
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臧知非传统观点对汉代田税征收方式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是浮动税制,收取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税额因时而异;另一种认为是定额税制,有......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5
简牍表明,秦汉傅籍于每年八月进行,秦和汉初是十七岁始傅,景帝时改为二十岁,昭帝改为二十三岁;傅籍是成年的开始,同时标志着政治身份的改变,在承担服徭役的义务的同时,也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臧知非,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在先秦时期儒生视道高于势 ,是理想主义者 ;在秦和西汉前期 ,儒生则是现实主义者 ;自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议以后 ,儒生则蜕变为实用主义者 ,在人格上完全依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