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高新满,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8
胡炳文易学启蒙于家学。明人程敏政撰《新安文献志》中有胡炳文之祖父胡允济、父亲胡斗元皆精通五经、尤其精研《周易》的记载。而胡氏家学,特别是胡炳文易学又发端于程朱学...
[期刊论文] 作者:翟朋 颜丽娟,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年份:2017
摘 要:胡炳文为元代名儒,他致力朱子之学,尤擅《周易》,其文中多言及卦象、易理,往往借易象阐发其理学主张;而其文學观趋于保守,推崇孔门诗教而菲薄诗艺。...易象与理蕴是胡炳文诗文的突出特点,其佳作往往饶有理趣,而理学立场的坚守亦导致其诗文内容风格的相对单调。  ...关键词:胡炳文 《云峰集》 《周易》 诗教  胡炳文(1250—1333),字仲虎,号云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新安理学家、教育家、文学...
[学位论文] 作者:黄成,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12
胡炳文是元代新安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全面继承并践行朱熹的理学思想,把朱熹理学放在整个儒学发展史的重要位置之上,自觉地以推广和传播朱子学说为己任,在易学研究上...
[会议论文] 作者:孟德宏,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作为元代颇有影响的理学家与教育家,胡炳文代表了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命运;而且,其所生活的地域是文化非常发达的具有代表性的徽州婺源地区,这一地区不仅是朱熹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谢辉,, 来源:山东图书馆学刊 年份:2015
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是元人注释朱子《易本义》的重要著作。其早期版本包括仅刻一半的初刻本与稍后出现的全本,今皆已亡佚。目前所见的最早版本,为明代胡珙补辑本。清代《通...
[期刊论文] 作者:郭振香,,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胡炳文是元代易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此书在总体致思路向上以朱子易学为宗,是提升和补益朱子易学思想的一部力作。在诠释内容上,《通释》对《周...
[期刊论文] 作者:杨泽,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5
胡炳文认为:时不仅指时间和时机,而且包括事物当下所处一切具体情况的总和。《周易》的主旨是要让人"知时达变"。能正确认识"时",便可以自然行权而得中。"权"不能滥用,必须以"立"为前提。...
[期刊论文] 作者:杨泽,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心具众理”,其四传弟子胡炳文则借鉴陆九渊心学思想,突出心的地位,用心取代性,提出心与理“浑乎为一”“心外无理,理外无事”,使心、理、事合一,目的在于强调心与理的实在性,避免理事分离而造成的支离与空虚.胡炳文的理论是和会朱陆的思想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林忠军,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20
为迎合元代尊崇朱子的学风,身处朱子之乡的胡炳文,秉承家学,著《周易本义通释》,再现和阐发了《周易本义》固有的、真实的意义,纠正了当时对于朱子易学的误读,与同时代易学家一起,确立了朱子易学的学术和政治上合法地位...丁茶山以独到的易学视角,反思和检讨了胡炳文易学,对于胡氏易学作出较为理性的评价。以此,茶山易学形成深受胡炳文易学的影响。如胡氏言卦变、互体、卦象,茶山也言卦变、互体、卦象,明显地带有胡氏的痕迹。...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家星,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22
关于胡炳文《四书通》对饶鲁的态度,历来存在三种看法:《元史》代表的主流看法认为胡炳文作《四书通》意在深正饶氏之非;史伯璿则主张《四书通》“一以饶氏为宗”;而《四书通》凡例则赞饶鲁说于朱子大有发明,仅就其间有不相似者辨其一二...《四书通》引饶鲁说多达500条,居所引朱子后学之首,见出对饶鲁之崇信;所引饶鲁说含25条与朱注相背离者,胡炳文仅挑出10余条加以反驳,体现了正饶鲁之非的一面。此外,《四书通》还...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家星,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20
朱子《四书集注》的定本之异,经元代胡炳文与陈栎之争而被公开化,胡、陈分主《四书集注》的宋本与祝本,二本差异集中于五处:《大学》首章注“一于善”与“必自慊”;《论语》...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家星,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21
心与理是理学的基本范畴,主心、主理被视为朱陆异同的重要尺度.作为承袭朱子之学而来的元儒陈栎、胡炳文,提出了“此心此理”“心即天”“心即堂”“本心”“心外无理”“传...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家星,,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20
朱子《四书集注》的定本之异,经元代胡炳文与陈栎之争而被公开化,胡、陈分主《四书集注》的宋本与祝本,二本差异集中于五处:《大学》首章注“一于善”与“必自慊”;《论语》...
[期刊论文] 作者:张平平,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新安理学起于南宋,发展于元,盛于明、清。元代是新安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为新安理学在明、清两代的兴盛作了铺垫。作为承前启后的元代理学家,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便是订......
[期刊论文] 作者:袁丽,,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起源于南宋的新安理学,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状态。而为新安理学在南宋及明清之间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元代理学家,他们所肩负的正是对“异论”进行订正,并创造出朱子之学的本...
[学位论文] 作者:李育富, 来源:厦门大学 年份:2011
本文以胡方平、胡一桂、胡炳文为代表,探讨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它在特定时代、地域中的特点与贡献、影响、地位,共分导论、正文五章及结语。  “导论”从易学经历...
[期刊论文] 作者:黄成,,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元代是新安理学发展中的过渡阶段,为新安理学在明清的兴盛作了铺垫。作为承前启后的元代理学家,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便是订正‘议论’,发明朱子之学本旨”,从事此项事业的徽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成群,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0
他们奉朱熹之说为圭臬,做了大量的理学义理普及与文献整理工作,陈栎、胡一桂、胡炳文是其中代表性人物。唯知株守朱学常常会产生流弊,使朱学...
[期刊论文] 作者:江增华,, 来源: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胡炳文,徽州婺源人,元代教育家、学者。潜心笃学于朱子之学,著有《周易本义通释》《四书通》《纯正蒙求》等著作,阐幽发微先圣易学本旨;叙设教明伦、立身行己、叙接人待物,也勤于诗...
[期刊论文] 作者:康宇,,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2
元代"四书学"为统治者所推崇,并获得了官学的地位,出现了许衡、刘因、吴澄、金履祥、许谦、陈栎、胡炳文、朱升、倪士毅等解经学大师。学者们融会"朱、陆"学说,对宋学经传注疏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