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李勇, 来源:文物季刊 年份:1995
马林旧藏殷墟甲骨集释胡振祺,李勇(山西省博物馆)1990年9月,山西省政协赵同志将其父马林先生旧藏46片殷墟甲骨捐献给山西省博物馆。马林先生原为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一生醋爱文物,生前曾有大...
[期刊论文] 作者:成增耀, 来源:西安金融 年份:1996
《中国钱币》1991年4期发胡振祺先生的《潞州洪武金锭》大文.推算说“这两枚金锭是160.8石秋粮的折金”,“当为4800余亩民田的一年赋税”.值得商榷.胡先生根据洪武初年、八年...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季刊 年份:1992
1965年春,山西陵川县小学教师段振华捐献给山西省博物馆7卷宋版残经。在整理这批残经中,发现有一卷北宋开宝五年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六”。这是在山西发现的第...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4
山西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的主要活动地区,留存在山西各地的三晋布币特别多。1958年在侯马东周遗址出土了一批空首耸肩尖足大布,其大多数是无文的,有...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6
山西省博物馆今年3月收到一批半两铜钱,计重3.3公斤,共605枚。这批半两钱是山西河津县东辛封村农民张正稳等,1984年4月中旬在村外砖厂取土时发现的。这些古钱原装在一绳...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 年份:1984
1981年7月,在文水县上贤村的上贤坡上发现一批铜器(图一),计有铜鼎两件、铜鍪一件、铜壶一件。山西省博物馆派人到现场作了调查。从迹象看,铜器可能出自一座古墓。现将...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季刊 年份:1990
“大明通行宝钞”是明朝发行的纸钞。现在常见的“大明通行宝钞”,多是户部印造的“一贯”大钞,几百文小钞不多见,中书省印造的宝钞尤为罕见。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有户部印造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季刊 年份:1989
六十年代以来,山西省博物馆在太原电解铜厂的大力协助下,从回收物资中拣选出了大批珍贵文物。下面介绍部分重要的拣选文物。在检选出来的两千多件铜器中,件数较多的是商周时...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3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以其本身的重量来体现其交换价值的。先秦各国的金属货币,形状不同,计重单位亦不一样。秦国铸造的圆钱以'两'为计重单位,有'半两'钱、...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大罐,经专家鉴定为元青花器。罐高28、口径20.9、底径20.4厘米,圆口,短颈,广肩,大腹,腹部上鼓下收,平底,矮圈足。胎骨白细,上薄下厚,除外底和内肩外,遍施白釉,青花略带暗色。腹饰......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 年份:1962
山西省博物馆藏有赵城县广胜寺藏经一百五十二卷。经作卷子装,黄表纸,赤轴。每一卷首附装"释迦说法图"一幅,状如广胜寺上寺后殿造像。说法图的右上端镌"赵城县广胜寺"六字(图1)。也是金时刻印的。藏经的版心高约23厘米,宽约48厘米。每纸二十三行,每行十四字。纸......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 年份:1981
太原电解铜厂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相配合,从废铜中检选到一件錍。此器形制似壶,敞口,短颈,双环耳,鼓腹扁圆,平底,圈足。通高31.5、内深29、口径11.4、底径15.5厘米,腹径长26、短18厘米。腹饰绹索纹,底饰十字纹。颈部刻有篆书铭文一行六字:"土匀容四斗錍"(图......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内蒙古金融研究 年份:2002
~~...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1972年0月,山西省太原市郊黄陵村农民在明晋王陵内取土时,在距地表深1米处发现两枚金锭。山西省考古队当即派人前往征集,后交山西省博物馆收藏。...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祺,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91
1972年太原市南郊黄陵村农民,在明晋王陵园内取土时,从距地面一米深的地方挖出两枚形制相同的金锭(《见中国山西历代货币》91页)。锭体为两端弧形、折腰状,底面刻有地名、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