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曹振镛,, 来源:中国经济问题 年份:1994
读了《中国经济问题》1993年第3期胡培兆同志的《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按劳分配》(下称《胡文))很受启发与教益,关于按劳分配,我很赞同《胡文》中的如下的观点: 1.“因为实...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福建金融 年份:1994
金融在当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胡培兆作者简介:胡培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专家,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问题》主编。在市场经济中,金融是宏观调...
[期刊论文] 作者:奚兆永,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3
本文对胡培兆《当辨〈原富〉与〈国富论〉》一文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根据原著书名 ,说“严复翻译《国富论》”并不错 ,《原富》就是“论富”或“论国民财富” ,胡之“辨正”实...
[期刊论文] 作者:奚兆永, 来源:理论前沿 年份:1997
也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胡培兆《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思考》一文质疑奚兆永最近读到胡培兆同志写的《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思考》一文(载《理论前沿》1997年第4期...
[期刊论文] 作者:肖玉明,, 来源:经济学情报 年份:1994
胡培兆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炳炎,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0
胡培兆于1991年发表了《有计划商...
[期刊论文] 作者:石建社,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1985
【正】 《经济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五期发表了《社会主义商品成本论》一文,作者胡培兆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成本论应该是价值论。”这种观点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一、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刘惟佳,, 来源:中国经济问题 年份:1986
【正】 在《中国经济问题》1986年第1期上,发表了胡培兆同志的《"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并不存在》(以下简称《不存在》)一文。文中对"有计划发展规律"的否定以及计划与经...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党校科研信息 年份:1995
为国有企业鸣点不平胡培兆去年就确定我国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中之重”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一晃又过了半年,剩下的半年也会很快过去,到年底能“重”出个什么绩效来呢?国人...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8
好一个厉以宁──读《厉以宁词一百首》胡培兆大家都知道厉以宁是著名经济学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很有才气的诗人。我与他虽是早相识,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去年岁末。我们一...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理论前沿 年份:1998
检验真理的实践必须保持自身的纯真品位———从经济学视野看实践胡培兆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说:“‘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理论前沿 年份:1997
再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胡培兆我的一篇短文《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思考》在今年第4期的《理论前沿》发表后,引起一些争议和质疑,为此,有必要对主要之点即马克思主义内容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理论前沿 年份:1997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思考胡培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从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处于攻势,只是到了本世纪的下半叶才逐渐转为“守势”,处于被挑战的地...
[期刊论文] 作者:杨欢进,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胡培兆同志在《〈资本论〉中的工资不属分配范畴》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并没有把资本主义工资当作分配范畴来看待。因为马克思从未说过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参与消费资料分配的权利。”...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6
从斯密到凯恩斯到卢卡斯胡培兆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表彰他的理性预期改造了宏观经济分析和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国内外舆论界因此有备加推崇赞扬的...
[期刊论文] 作者:奚兆永,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最近,胡培兆、孙连成同志著文对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常永胜,,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09
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了马克思经济学在我国目前学术界的境遇和可能的几种出路;在此基础上以胡培兆的若干经济学观点为例,提出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5
私有制与私有化胡培兆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理论上常常牵涉到私有制与私有化问题。可能因为思想方法混乱,或者言不由衷,因而理论界对此含糊其辞者有之,说话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者有之。...
[期刊论文] 作者:胡培兆,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5
发展市场经济先要发展市场货源──对当前一些突出经济问题的分析胡培兆现在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对已突出并为众人感觉到了的现象不必讳言,应当提出来讨论解决。...
[期刊论文] 作者:朱沁夫, 来源:岳阳大学学报 年份:1992
胡培兆教授在他的著作《价值规律新论》中提出,要正确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的提高,同时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在马克思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