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0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词(诗歌)的意境分为两大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兴者,起也.""兴"是感物起情.凡总体构思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以感发、兴起主体某种思想情感的诗,均可称"兴体诗",其诗的整体形象即"兴象",艺术臻于至境的称至境兴象....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中国诗歌、绘画和书法都讲意境。所谓诗画意境,按人们通常的说法就是“情景交融”,即认为意境就是诗、画中所描绘的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或者说,诗、画所描绘的画面如果情景交...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中国传统诗学贵意象.早于六朝时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就率先揭橥了意象的概念,说“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并认为“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4
论中国诗词的壮美与崇高胡元坎中国和西方的经典作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论述过优美与崇高这两大部类的美。西方真正就美学意义界定优美与崇高的,是十八世纪的博克、康德和席勒。......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和当代文艺美学重要范畴的意境,到底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迄今仍然言人人殊,没有定论.“有的说,意境即是艺术形象,意境不过是艺术形象的中国称谓;或云,意境...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情景交融一般是指创作主体的情感渗透于客体景物而形成的一种情寓景中的艺术形态."意与境浑"则是指诗所描写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但能令处身于环境的主体感发、引起某种思...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年份:2002
本文讨论所谓诗歌意境,是指诗中描写的抒情主人公(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所感发的典型情感与他(她)处身于其中的、诗中所描写的“这一个”特定环境产生异质同构,呈现为一种因果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云"立象以尽意"易者象也,象者像也."故易象乃"意象",是以"象"象征"意".凡总体构思采取"比",以诗的整体"象"象征、比喻"意"的诗,均可称"比体诗",其诗的整体形象亦即"意...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常常互相渗透,互相补充.MTV是靠无线电传真,把声响、形态和色彩等因素合成的活动图象输送到千家万户的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艺理论界一般都认为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气象”是指诗词的艺术风格,①笔者认为,气象的基本涵义是指诗词形象,相当于今天文艺理论所说的“艺术形象”。 气象首先是“象”,是...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缪钺先生在《论宋诗》一文中曾说“宋之有苏黄,犹唐之有李杜”;并指出黄山谷“畦径风格,尤为显易,最足表宋诗之特色,尽宋诗之变态。”作为一代诗坛的领袖,黄山谷独树一帜的畦...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划分四元艺术至境,比较各艺术至境的本质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在诗歌领域,诗歌的艺术至境也是多元的.中国传统诗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对诗歌创作体式的影响十分具体,借用"典型"一词来概括赋体诗之艺术至境,可以充分感受其独特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的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中国儒家早就认为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人心“感于物”而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与外物无关的主观自生的东西...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众所周知,叙事类文学以叙事为主,作者创作的中心任务,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语)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抒情诗就没有人物与环境的描写了。中国诗词作品就常常以......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坎,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关于诗歌的“兴”的界说 ,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从大处看 ,以六朝为界 ,分野显然。《诗经》兴体诗的“兴”其本质是“起”;六朝后的诗歌 ,“兴”的本质则是“感”。《诗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