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嘉祖, 来源:河北林果研究 年份:2000
对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院士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耿树方研究员关于“西北不缺水”的论点提出了异议。从地理位置论证了西北历来是干旱缺水地区,并指出,由于水资...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1985
秦岭地区是认识我国地质一成矿特征的一把钥匙,是沟通我国南北方地质关系的一座桥梁.经地质工作者多年的艰苦努力,秦巴地区的地质一找矿工作获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有许多地质和...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95
从区域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的角度,首次提出了中国大陆的主体部分是曾经独立存在于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之间的古中国古陆。该古陆的基本地质特征是:稳定区的稳定程......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00
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在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中,如何解决西北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是个重大的关键问题.对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途径,有提出要“南水北调”的方案,即把雅鲁藏...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北京质量与市场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石材 年份:2000
本文引用资料数据具有较高权威性,分析深刻,阐述透彻,是一篇正确指导石材应用的好文章,希广大读者关注。...
[会议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全国数字地质制图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在地质代号使用上与国际上的不统一而造成被误解,从而提出了对中国元古宙地层与国际元古宙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代号使用的新方案....
[会议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7
西起乌拉尔山脉─里海、东至日本,南起我国昆仑山─南秦岭─大别山、北到北纬66°,编图面积2500万km(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2.6倍,见图1)。该"图系"包括同比例尺(1:250万)的...
[会议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本文介绍了百年来中国区域地质调查调查研究发展简史。中国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100多年来经过了7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1913年前的启蒙阶段;1953--1952年奠基阶段;1953--1965...
[会议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全国数字地质制图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本文主要简介了中国与周边四国合作编制"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项目.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中,五国编图项目将陆续完成和出版1:250万同比例的各类图件.这套系列图件的完成,...
[会议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2006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东北亚矿产资源响应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笔者曾于1974年对大兴安岭及邻区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认识.2006年2月28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公布了"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勘查的16个金...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81
为了交流几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地质及成矿工作中的丰硕成果和进一步推动有关学术活动的发展,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与云南...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1986
秦巴地区较大面积内地质一找矿工作的基础,是解决本区前寒武纪各群的时代、划分对比以及可能条件下的层序问题.以往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对这些问题仍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1989
“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的研究”项目是地矿部“七五”期间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之.4年来在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和矿产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地球 年份:1982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上,遍布着几百条大小山脉和上千个著名山峰,它们构成了祖国大陆的骨架,蕴藏了各种丰富的宝藏。对于许多山脉的由来,长期流传着很多优美...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物探与化探 年份:1979
︵黍甥忏癣舀 恻—在保胄归甥胆扑容归苟圆丹︶.。甥播错虽盒卜牲巡自—哨茵陛捐北仲念功g撇趋@,川叔吸齿长茁饥铆且且粥一越绥尼囹漳卜四回卜甘撇召日.垃M。@Bw@d“oZSogSZ 乙or...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80
为了总结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的丰富地质成果,以适应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持,于1971—1974年编制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参...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83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日益增长。但是由于地表露头矿日趋减少,因而找矿难度日趋增大。为了解决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的...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84
随着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要求地质工作者找到更多更大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但是在地表露头矿日趋减少、找矿难度日渐增大的今天,加快找矿步伐的最有效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耿树方,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1984
我国地质制图工作开始于本世纪初.八十年来,我国地质制图工作伴随着地质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发展历史可大体分为五大阶段:China’s geological mapping work beg...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