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 来源:发电设备 年份:1990
一、概况上海汽轮机厂是我国第一家制造汽轮机的专业工厂.自1953年引进捷克汽轮机技术,并于1955年造出中国第一台6MW汽轮机,36年以来在消化了捷克、苏联和美国汽轮机设计...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 来源:发电设备 年份:1994
该文就125MW汽轮机首台出厂至今25年来经过几次完善化的情况作简介,并着重提出了对老机组进行改造的优化设计方案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改进,致使该机型的效率得以提高,热耗率得以降低,为用......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1988
【正】 要搞活大中型企业,人才的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我们汽轮机厂属于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企业,从1985~1987年我厂的产值、产量和利润每年都以10%的幅度同步增长...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83
一、概况望亭电厂12号机组是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第二台300MW机组,也是全国第一台投入运行的300MW等级机组,型号为N300—165/550/550型制造厂产品编号151。该机组自1974年9月...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 年份:1997
1996年1月,全国机械工业工作会议提出的产品质量翻身、组织结构优化和开发能力提高“三大战役”,是机械工业启动振兴的入手点,是实现“两个转变”的落脚点,是“科教兴业”的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89
1989年2月18日在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上海汽轮机》编委扩大会议,周飞达厂长,于冈尘顾问,翁思成总师,朱刚彦、贺平江、郑云之、陶祖潜付总师及各技术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易, 来源:发电设备 年份:1990
1990年8月30日,上海汽轮机厂在厂内召开了亚临界600MW汽轮机设计评审会.会议由该厂总工程师翁思成主持,并就这次设计方案评审的目的向大家作了介绍,亚临界600MW汽轮机的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朱月祥, 来源:动力工程 年份:2003
庆祝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成立 40周年学术年会暨七届五次理事会议于 2 0 0 2年 1 1月 1 9~ 2 1日在沪隆重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翁史烈、冉莹、吕兆璧、徐通模、徐大懋、翁思成、程...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彭泽瑛, 来源:动力工程 年份:1993
介绍上海汽轮机厂在引进型300MW汽轮机通流部分优化设计方面所进行的主要技术开发工作,如三元流动的气动设计方法、新叶型设计、新的905mm末级长叶片级的开发及进排汽通道的...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薛昌麟,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89
一、方案概述超临界600MW汽轮发电机组,由高压缸(HP),中压缸(IP),两只低压缸(LP)和发电机(GEN)励磁机(EXC)组成。发电机原则上可应用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发的水氢氢优化设...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姚祖安,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98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和提高发电效率,开发大型机组,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是发展能与IGCC和PFBC相媲美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前期技术。超临界机组已具有成熟的技术和......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姚尔昶,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薛昌麟,张立,,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89
一、方案概述超临界600MW汽轮发电机组,由高压缸(HP),中压缸(IP),两只低压缸(LP)和发电机(GEN)励磁机(EXC)组成。发电机原则上可应用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发的水氢氢优化设计,而...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姚祖安,郑云之,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98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和提高发电效率、开发大型机组、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是发展能与IGCC和PFBC相媲美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前期技术。超临界机组已具...
[期刊论文] 作者:翁思成,姚尔昶,郑云之, 来源:上海汽轮机 年份:1997
1前言上海汽轮机厂自行设计、制造的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组(300MW及125MW)在吴径热电厂、石洞口第一电厂、闵行电厂和闸北电厂共有13台机组、总容量达2325MW,投运至今情况良好,为上......
[会议论文] 作者:翁思成,宗福新,朱家驹, 来源: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年份:1998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人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和提高发电效率,开发大型机组,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是发展能与IGCC和PFBC相媲美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前期技术。超临界机组已具有成熟技术和良好的经济性能,并已为世界所共识。国内电网现已既可能又需要安装600MW和更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