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罗畔池,孔令晓,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3
通过提取玉米茎腐病菌毒素粗提液,证实玉米茎腐病原菌(镰刀菌和腐霉菌为主)在镰刀菌毒素培养液、查氏培养液和普通培养液中,能产生和玉米小斑病菌毒素(简称HM毒素,下同)类似...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6
用带菌牙签插入果穗、孢子悬浮液汪射和喷雾3种接种方法和不同接种时期的比较试验,明确3种接种方法都能使玉米穗期发生穗粒腐病,但发病率和病指以牙签法适中,品种和年度间差异不明......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5
河北省玉米穗粒腐病一般发病率为5%~30%。串珠镰刀菌是优势病原菌。禾谷镰刀菌在河北省北部出现频率较高。同种病原菌的菌株之间致病力不同。杂交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4
对河北省玉米茎腐病优势种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腐霉菌进行了接种技术和玉米品种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病原菌单独接种或复合菌接种都能使玉米产生典型茎腐病株;复...
[会议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 来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6
对玉米茎腐病主要病原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的致病性研究表明,苗期腐霉菌主要侵染玉米幼苗侧根、毛根,所致病指最高,平均为60·3℅;禾谷镰刀菌主要侵染幼苗主根,平均病指为......
[期刊论文] 作者:罗畔池,刘克明,刘爱国,,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84
1974年我们在保定我所农场进行玉米小斑病发病与产量损失试验,供试杂交种有感病品种保708,抗病品种群单105,按七级调查标准每级取病株20株进行测产。结果,与病情1级的相...
[期刊论文] 作者:罗畔池,刘克明,杨明一,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83
小斑病是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继1966、1967年连续大发生后,小斑病在我省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为害。一般中等发生年,感病品种减产两成左右。实践证明,采用抗病品种为主...
[期刊论文] 作者:罗畔池,孔令晓,霍志清,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5
1986~1994年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共鉴定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127份,其中高抗的有52份,占41.0%;抗病的有48份,占37.8%。参加2~5年试验的玉米材料有38份,其中对三种主要病原菌(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腐霉......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刘雪春,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侵染和发病始盛期与玉米生育期关系进行了5a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出苗后3d就已被茎腐病原菌侵染,根部呈褐色病斑,植株矮小、叶片变黄。播种期接种较常规散粉期接......
[期刊论文] 作者:罗畔池,孔令晓,霍志清, 来源:北京农业 年份:1995
河北省玉米新病害-霜霉病玉米霜霉病是玉米生产中最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也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本病病原菌种类多,目前已知有3个属10种,分布在40多个国家,我国报道危害玉米的霜霉病菌有......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连生,孔令晓,赵聚,罗畔池,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对从国外引进的6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了高抗玉米弯孢病自交系10份,高抗玉米大斑病自交系20份.对从国外引进的93份玉米自交系、126份杂交种穗行...
[期刊论文] 作者:刘爱国,张成和,张小青,罗畔池,,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1992
玉米自交系8112具有配合力高、株型紧凑、产量高等优良性状,是掖单四号等玉米杂交种的亲本之一。但近年在应用其繁种、制种时,常常出现大面积早期枯死现象,产量损失严重。如...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成和,刘爱国,罗畔池,张晓青,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3
1986~1991年在保定、承德、唐山三个不同生态区设统一病圃,对1342份玉米材料进行了5886份次的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矮花叶病的人工接种鉴定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区...
[会议论文] 作者:孔令晓,赵聚莹,罗畔池王连生, 来源:第四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会议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张红杰,闫兴明,,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9
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出现一种新病害玉米疯顶病,其病原菌为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 (Sacc.)Thirum et al.,是玉米霜霉病的一种。河北省未...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王连生,赵聚莹,李静,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1材料与方法1.1病原菌越冬存活与分生孢子萌发病原菌采自河北省地区玉米病株上,经分离、纯化后PDA斜面保存;孢子萌发检测:将保存与斜面上的病原菌分别置于室内外不同场所和不同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明,罗畔池,刘爱国,魏建昆,崔汝镜,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86
从室内和田间大量玉米材料的抗病性鉴定结果看出:三组(group)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其抗病性顺序是:S组较抗,其次是C组,T组最差.同时,组内不同类型(type)之间在抗病性上也...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赵聚莹,栗秋生,王连生,罗畔池,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5
1987~2003年从河北省10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288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与O小种的分离...
[期刊论文] 作者:孔令晓,罗畔池,闫兴明,闫春萍,赵有林,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0
玉米疯顶病的发病植株多数雌、雄穗小叶状增生畸形 ,叶片变厚、有明显的条状突起。鉴定结果表明玉米疯顶病是由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侵染所致 ,是玉米霜霉病的一种。种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