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1998
民族伦理学的拓荒之作———《民族伦理学》评介●罗树杰中央民族大学熊坤新副教授所著《民族伦理学》(日前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开拓和建立中国民族伦理学的拓荒之作。...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封面学者: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张有隽研究员罗树杰著1987年3月的一天,在广西民族学院美丽的相思湖上空,全院的广播喇叭正在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名单,其中就有当时任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同志的名字...
[期刊论文] 作者:徐杰舜, 罗树杰, 徐桂兰, 何德儒, 刘鲁, 卢鸣平,,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南宁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问题研究徐杰舜,罗树杰,徐桂兰,何德儒,刘鲁,卢鸣平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全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如何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期刊论文] 作者:大禹,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黄成授、廖业扬、谈琪、罗树杰等合著的《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最近由民族出版社 (北京 )出版。全书33 2 0万字 ,定价 2 4 8...
[期刊论文] 作者:秦红增,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秦红增,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不飞,,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由罗彩娟、徐杰舜、罗树杰著的《中国西南边疆治理模式研究》着眼于历史上历代王朝治理西南边疆的不同思想与治策,从...
[期刊论文] 作者:满达日花,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0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磐石:广西民族团结研究报告/罗树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一2000,(1).-2~8“别种”探微/姚玉成//北方文物.-2000,(1).-65~68从科索沃危机论世界跨国民族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昕升, 王思明,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大禹,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广西“八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广西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问题研究》完成由广西民族学院徐杰舜教授担任课题组长,覃乃昌、谢为民、玉丕成、冯柳江、罗树杰、许进品、徐桂兰和刘燕萍等人组成课题组的广西“八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
[会议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 年份:2004
一、问题的提出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产物。由于不同的族群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便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2013
《皇清职贡图》中记载了清代前期两广不少地区瑶族服饰文化特征,其主要特点是:喜刺绣短衣、短裙、束腿,束发用簪,头戴顶板,多跣足等,这些特点的形成是瑶族适应炎热潮湿的自然...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清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清王朝为了统治各民族,协调民族关系,在总结历代民族经验教训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06
由徐杰舜任主编,徐杰舜、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陈顺宣等撰写的《汉民族风俗史》终于在2004年12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分导论·先秦汉族风俗、秦汉·魏晋南北朝...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11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丰富,特点鲜明,具有重要的审美、象征、情感、建筑学、生态等方面的意义,也具有重要旅游价值。中国园林景观一定在保护好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对于传统,目前学界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那么《传统的发明》却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传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内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通过对广西大新县改土归流前土民向土官申请颁发田地执照的申请书和土官颁发给土民的田地执照的分析 ,认为土民通过购买、继承等方式获得田地必须向土官申请执照 ,同时向土官...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通过分析广西大新县改土归流前田地买卖、典当契约 ,认为壮族土司地区田地权利转让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救饥和还债 ,转让者主要是贫困的农民而不是土官 ,否认了以往盛行的改土归...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大新县改土归流前的田地契约及相关文书进行分析,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清代广西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该篇首先对大新县发现的改土归流前的田地契约......
[期刊论文] 作者:罗树杰,,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2011
土司制度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总结统治少数民族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俗而治的一种产物,少数民族首领在维护地区稳定和保卫边疆中具有汉族流官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