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水稻高梁科技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广西蔗糖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1981
1973—1979年,我国南方15个省、市和部分地区农科院(所),在中国农科院主持下,对南方稻区新育成的早籼中熟种进行了联合区试,参试品种28个。经评定:有5个品种产量较高,适应性...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55
胜利油菜,又名“日本油菜”,在四川各地已广泛推广,获得了不少最高记录的产量,如1953年三台县农场每亩平均产量425.5斤,南部县农场大面积平均产330斤,我站1955年已获得276斤...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1982
建国以来,我所先后育成“泸场3号”、“泸成17号”、“泸岳13号”、“泸胜2号”、“泸开早”、“泸洋早”、“泸南早”、“泸三矮4号”、“泸双1011”、“2134”、“泸科3号...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2
从调查得知,寒露风是桂平县晚稻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随着迟熟高产品种“包选二号”种植面积的扩大,历年晚稻丰、欠年产量波动很明显。如1971年总产比1970年增五千万斤,但...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78
1977年我省再生稻试验示范有较大发展,尤以江津、宜宾、达县、南充、重庆、成都等地(市)试种面积较大,不少社队还取得了较大面积高产。头季稻亩产800斤左右,再生稻200—300...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1985
据巴基斯坦杜克内(Dckri)水稻研究所I·M·Bhatti报道,1983年巴基斯坦辛迪省推广了由杜克内水稻所培育的矮秆香稻品种莱特菲(Lateefy),很有希望代替当地的高秆香稻品种苏格...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5
双季早稻是南宁郊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栽种面积约20万亩,三十多年来单产和总产都有很大的提高。从单产的变化趋势看,可明显划分为两个时段,1950—1964年为前15年,由1950...
[会议论文] 作者:罗文质,, 来源:广西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7
广西南亚热带气候区的北界应以荔枝、龙眼、香蕉、菠萝等多种热带果树盛产区分布最北界限为主要依据。相当于≥10℃平均积温7000℃、最冷月平均气温12℃、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值...
[期刊论文] 作者:秦昌海,罗文质, 来源:华中医学杂志 年份:1998
合心爽(地尔硫(艹卓))是一种较新的钙内流阻断剂,具有明显的扩管作用,尤其对痉挛的冠状动脉.作者用合心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资料与方法一、...
[期刊论文] 作者:阴国文,罗文质,,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59
胜利油菜具有抗毒素病、耐肥、丰产、含油量高等优良特性,已在全国各油菜产区大面积推广。根据近年有些地区的反映,该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发现叶片变红、植株苍老的现象,因...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刘其昌,,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1979
再生稻又名“秧荪谷、“二禾”。是利用早、中稻品种的再生力而获得多收一季的增产措施。它具有早熟、生产效率高和栽培管理简易的特点。近年来四川、广东、福建、江西、湖...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质,胡大清, 来源:中国药师 年份:1998
氧氟沙星(ofloxacin)、诺氟沙星(norfloxacin)同属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G~+、G~-均有抗菌作用。我院于1994年1月至1996年10月用氧氟沙星与诺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泌尿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明,罗文质,文宏灿,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5
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类是在比较细胞质基因组或其表达性状的差异基础上进行的。分类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细胞质的来源、恢保关系、细胞学特征、生理生化代谢和细胞器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本文研究和讨论了水稻亚种间远缘杂种不育性的起源。就杂种不育性的遗传本质,作者提出了多基因遗传不平衡假说:远缘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属于孢子体——配子体的互作,且存在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来源:实验生物学报 年份:1993
普通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结实率低是开展亚种间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这一障碍是杂种花粉和胚囊的不育性引起的。不育性曾经认为是两者染色体在结构上存...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明,周开达,文宏灿,罗文质,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利用三套同核异质系分析了影响水稻异交性能的九项性状质、核、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柱头总外露率,双外露率主要受核背景控制,也受质的影响;总外露率还有质核互作效应。包粒率、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