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蒋志文, 武希彻, 宋学良, 欧阳麟,,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1987
1984年初,我们曾将梅树村剖面近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总结 (罗惠麟等,1984)。同年1月,该剖面被国际地科联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表决通过为唯一的全球界线层...
[期刊论文] 作者:刘玉海,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年份:1981
<正> 承蒙云南地质科研所罗惠麟同志提示,北极鱼Szeaspis Liu,1979是三叶虫Szeaspis Chang,1959的次异物同名。...在此谨向给予提示的罗惠麟同志表示感谢。...
[期刊论文] 作者:杨杰,侯先光,董渭,, 来源:古生物学报 年份:2008
罗惠麟等(2007)在报道该节...
[期刊论文] 作者:林天瑞,彭善池,, 来源:古生物学报 年份:2016
罗惠麟等(2014)《再论大古油栉虫属Megapalaeolenus》一文做了简要评述,再次从定量分析角度,研究我...
[期刊论文] 作者:韩健,张志飞,舒德干, 来源:西北地质 年份:2003
澄江动物群翻吻动物包括8科10属10种,其中罗惠麟等(1999)依据仅有的一块不完整的标本建立Tylotitespetiola...
[期刊论文] 作者:韩健,张志飞,舒德干, 来源:西北地质 年份:2003
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提供了探索早期翻吻动物辐射的一个绝佳的窗口.澄江动物群翻吻动物包括8科10属10种,其中罗惠麟等(1999)依据仅有的一块不完整的标本建立Tylotites petiola...
[会议论文] 作者:武一晨,刘建妮,李金淑,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关山生物群是一个典型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它是继澄江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之后,我国又一重要发现.广卫虾Guangweicaris 是关山生物群中一种特殊的节肢动物,继罗惠麟、...
[期刊论文] 作者:张银玲,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刊物《Nature》(《自然》)杂志1999年11月4日以“研究论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千教授与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罗惠麟教授、英国剑桥大...
[期刊论文] 作者:岳昭,, 来源: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年份:1986
最近,笔者通过分析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及四川峨嵋麦地坪剖面的标本,在梅树村剖面第13层底部的生物碎屑磷块岩(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罗惠麟等,1982)及麦地坪剖面第 49层底部的含...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宁,,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02
2001年1月15日,罗惠麟、陈良忠、...
[学位论文] 作者:杜坤省,,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16
寒武系第3阶红井哨组(罗惠麟等,1994)在昆明-武定地区曾一度被认为是红色的哑地层。近年来小石坝化石库的发现充分证明小江断裂带西区(昆明-武定地区)的红井哨组含有丰富的保...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古生物学报 年份:1981
一前言对滇东地区早寒武世三叶虫的研究,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法人满苏(H. Mansuy, 1912)、卢衍豪(1939、1940、1941、1961)、张文堂(1950、1953、1962、1966)相继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云南地质 年份:1994
寒武纪,滇东地区因受小江古断裂控制,致使断裂东西两侧的沉积环境有较大差异,造成早、中寒武世三叶虫动物群分布明显地分为昆明-武定和马龙-宜良两个生物地理区。两区交界的过渡地......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云南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云南地质 年份:1989
自1980年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巴黎召开以来,国际古生物协会(IPA)就开始组织“地球历史上几次重大生物变化”(即全球事件和生物演化)课题的研究。早在35亿年前,地球上就...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1992
35亿年前,地球上开始有生物存在,主要是兰藻和细菌。距今10亿年左右,开始出现软躯体动物所形成的遗迹化石。9亿年有蠕形动物的实体化石——淮南生物群保存。7亿年软躯体...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幸福生活指南 年份:2020
目的:研究护理教育情况对于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探讨护理教育之后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共80名阑尾切除手术后患者进...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章介绍了滇东地区下奥陶统红石岩组的层型剖面及汤池组下部首次发现的遗迹化石:Cruziana furcifera d' Orbigny, C. semiplicata Salter, C. rugosa minor Luo ichnosu...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年份:1983
一、前言孙云铸(1939)首次报道了滇西保山蒲缥孙雀寺晚寒武世晚期(凤山期)保山组的三叶虫,描述有5属6种:Saukia acamus (Walcott),S.grabaui Sun,Quadraticephalus yunnanens...
[期刊论文] 作者:罗惠麟,,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84
滇东南是云南寒武系发育最全的一个地区,早、中、晚寒武世地层均有出露,特别是中、上寒武统生物群异常丰富,是我国扬子区研究寒武系比较理想的地区。早在20世纪初,法人戴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