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家群,,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08
未熟低熟油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广泛分布,并具有饱和烃含量较低、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高的特征。在分析泌阳凹陷未熟-低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精细油源对比,并研究了未......
[期刊论文] 作者:罗家群,, 来源: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份:2009
应用改进的Phillipone法对泌阳凹陷地层古压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研究区的古流体势,并分析了成藏期古流体势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了研究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
[期刊论文] 作者:罗家群,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2003
泌阳凹陷深层系油气藏主要发育于该凹陷东南部深凹区的核桃园组三段下亚段,其成藏样式可分为安棚-赵凹型和下二门型两种主要类型.安棚-赵凹型油气藏样式的最大特点是油气具3...
[期刊论文] 作者:段新建,罗家群, 来源:复式油气田 年份:1998
北马庄鼻状构造浅层核桃园组二段一亚段以北部物源为主,深层核桃园组二段二亚段、三亚段以南部冲积扇砂体为主,并且处于鼻状构造主体上。南部砂体在红7井大部分砂层属扇端沉积特......
[期刊论文] 作者:郑用华,罗家群, 来源:复式油气田 年份:1999
研究了泌阳凹陷南部边界大断裂,指出它由北西向的唐河-粟罗断裂和北东向的粟罗-泌阳断裂交汇构成,交汇处是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生油中心,边界断裂面形态有板状和铲状,沿走向边界断裂......
[期刊论文] 作者:孙思敏,罗家群,, 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份:2007
通过铸体薄片和分析化验资料,分析了张店油田核桃园组二段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产状及其含量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储层中碳酸盐含量总体上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加大,但在不同成岩阶...
[期刊论文] 作者:蔡佳,王华,罗家群,, 来源:四川地质学报 年份:2011
泌阳凹陷为一东秦岭褶皱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安棚地区位于该凹陷东南部,来自南部陡坡带的扇三角洲砂体与安棚鼻状构造配置形成以砂岩上倾尖灭为主要圈闭类型的油......
[期刊论文] 作者:蔡佳,王华,罗家群,,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研究表明,油气藏与层序地层体系域关系密切。南部陡坡带容易形成的油藏类型主要有低位和高位砂体形成的砂体上倾尖灭油藏,水下扇砂体形成的砂岩透镜体油藏,...
[期刊论文] 作者:石正勇,金芸芸,罗家群, 来源:特种油气藏 年份:2021
针对泌阳凹陷优质烃源岩生烃条件及其发育环境不明确的问题,运用多种地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精细刻画了主力烃源岩的发育规模,明确了研究区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环境,为下步油气...
[会议论文] 作者:石正勇;严永新;罗家群;, 来源:“全球构造、盆地与油气响应”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朱夏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 年份:2015
  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根据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利用泌阳凹陷现有的构造、沉积、烃源岩评价、油气成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认识,采用三维盆地模...
[期刊论文] 作者:张永华,田小敏,罗家群,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份:2001
论述了泌阳凹陷先断后陷再萎缩是其形成隐蔽油气藏的地质基础.根据凹陷构造与沉积特征分析了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油气藏(圈闭)的成因隐蔽性及储集...
[期刊论文] 作者:蔡佳,罗家群,甘华军,陈少平,,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2009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受控于南部2组深大断裂;优越的生油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油源,砂体发育,储集条件良好,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与多种圈闭模式配置关系良好,成藏条件十分优...
[期刊论文] 作者:李磊,罗家群,李恒权,吴群,郑融,, 来源:石油地质与工程 年份:2016
泌阳凹陷斜坡内带紧邻生油中心,多砂体交汇,具有形成岩性油藏的优越条件。在分析该区油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近源聚集,联合控圈,叠合连片"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即斜坡...
[期刊论文] 作者:侯艳平,任建业,张青林,罗家群,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5
层序地层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如何将层序地层分析应用于陆相裂陷盆地是当前一个热点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陆相裂陷盆地层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沿...
[期刊论文] 作者:韩涛,彭仕宓,黄述旺,罗家群,, 来源: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份:2007
南阳凹陷东部核二段储层基本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通过研究取心井储层岩性、电性、物性及含油性及之间的内在关系,拟合了相关性较好的测井......
[期刊论文] 作者:吴俊华,罗家群,严永新,袁光喜, 来源: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份:2007
敦化盆地作为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叠合盆地,中生代为燕山期区域性隆升剥蚀背景下的裂陷盆地,新生代古近纪至今为继承性的断坳型盆地。发育下白垩统、古近系和新近系3套烃源岩.有......
[期刊论文] 作者:严永新,张永华,陈祥,罗家群,章新文,,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3
论述压裂过程中诱发微地震的激发机理,分析人造裂缝与地应力关系并叙述了微震事件的定位方法。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实时定位理论系统对深凹区BYHF1井页岩水平井分段大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家群,曹新焰,郑用华,刘忆军, 来源:河南石油 年份:1994
通过对安棚地区各类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安棚地区新层系砂体以栗园砂体为主。该砂体由盆地边缘向凹陷内延伸展布,并与继承性发育的安棚鼻状构造相配置而形成规模较大的砂岩上倾...
[期刊论文] 作者:罗家群,甘华军,蔡佳,岳勇,李国良,, 来源: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份:2008
针对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三段的原油和烃源岩,利用地球化学的方法进行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分析,其结果表明核三上亚段和下亚段的原油和烃源岩的伽马蜡烷和三环萜烷参数、Pr/P...
[期刊论文] 作者:林社卿,杨道庆,夏东领,罗家群,尹伟, 来源: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2004
砂体和断层是泌阳凹陷油气运移的基本要素.砂体与断层匹配形成三类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砂体单因素输导体系发育于凹陷南部.以油气沿砂体侧向运移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为特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