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1995
贵州巴金区三叠系极低级变质岩系构造解析索书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是当代地质学前沿研究课题之一,国际地科联特设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工作组指...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
贵州巴金区三叠系极低级变质岩系构造解析索书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是当代地质学前沿研究课题之一,国际地科联特设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工作组指导该领域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候光久,索书田,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1996
湘西沃溪变质核杂岩与金矿关系研究候光久索书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雪峰山地区发育有一系列变质核杂岩,其基本结构为三元结构或二元结构。变质核均由具强烈变形的冷家溪群浅变质...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1
“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系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方法研究》的二级课题之一,课题负责单位为河北省地矿局和长春地...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2
简单介绍了流变学的概念和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基于大陆岩石圈较大洋岩石圈有更为复杂的流变特征客观事实,指出研究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3
网结状构造样式是造山带地壳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线状强应变带与夹持其间的透镜状弱应变域规律组合格式。这种网结状型式在几何学上具有尺度不变性,并具三维特征,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1999
构造解析的基本目的是建立构造事件造成的地质体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流变学。大陆碰撞造山带内含柯石英及微粒金刚石等矿物组合的超高压(UHP) 变质岩的形成和折返,是极为复杂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世界上已知大多数超高压变质带相似,中国大别地块内超高压变质省现......
[期刊论文] 作者:Ю.В.МИЛЛЕР,索书田,, 来源:基础地质译丛 年份:1985
变质杂岩构连发育过程的现代概念,是在所谓剪切、塑性剪切、剪切流动和简单流动的机制基础上提出来的.运用这些观点,可以圆满地解释许多客观地质组合现象,阐明变质杂岩和非变...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86
我院“秦岭群变形变质史”项目科研组的师生,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与有关院校、地质和冶金地质队密切协作,经过三年野外地质和构造填图、路线观察和构造解析、室内薄片鉴定、样...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83
重力构造指的是在重力影响下的岩石变形过程及其结果(马杏垣等,1981)。从物理学的原理来看,由于重力势(gravity potential)的降低所产生的构造变形总特征,统称为重力构造。...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02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谱新篇 ——庆祝《地质科技情报》创刊 2 0周年 (4- I)…………·基础地质·苏北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内的斜卧褶皱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2 - 1)…...
[期刊论文] 作者:刘和甫,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2
在欢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之际,马杏垣、索书田、游振东和刘如琦所著《嵩山构造变形》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约38万字,附有大量插图和照片。全书共分四章,论...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石林等长,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在岩石摩擦流变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在三峡坝区岩体内多期的、复杂的破裂系统中,识别出一个不对称的共轭低缓角度剪破裂系统。几何学和运动学标志证明,这个影响大坝深......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份:1996
《湖北地质》94~95年度优秀论文榜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巴东老城区暴雨坡面型泥石流研究(95.1)作者:徐开祥田正国程伯禹获优秀认文二等奖造山带内部的正花状构造(95.1)作者:索书田侯光火魏启荣郑...
[期刊论文] 作者:马杏垣,索书田,,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84
一、绪言推覆体是由法文Nappe一词来的,指外来构造岩席沿近水平的底板运移,其移动的距离远远超过岩席的厚度。早在上一世纪中晚期,欧洲地质学家就已认识到这种构造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 游振东,,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1
本文提出了加强变质岩区中大比例尺填图工作中构造研究的五条建议,主要包括正确理解和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学习现代构造理论,深刻认识地壳流变学分层性、变形分解及各种面线构...
[期刊论文] 作者:侯光久,索书田, 来源:湖南地质 年份:1998
本文论述了雪峰山地区加里东造山运动的变形序列,加里东运动期间,至少存在3个连续的构造热事件。并且阐述了挤压体制向伸展体制的转换,形成低角度滑脱带,高角度正断层及变质核杂岩......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游振东,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5
极低级变质作用是指变质作用最低级的部分,包括成岩作用和浅层变质作用,其变质温度范围大体介于150-370℃之间。本文简要地对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的特征和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可......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钟增球,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9
大别山英山县东冲河地区大比例尺(1:1万)地持制图和详细构造解析指出,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省最明显的构造特征,是叠加在先期挤压组构的伸展组构,区域上表现为古老变质核心杂岩几何学工......
[期刊论文] 作者:索书田,侯光久,,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09
位于湖北省东部黄石地区制图尺度的近东西向黄荆山向斜和桐梓堡背斜是在印支期造山作用时形成的,主要由古生代及三叠纪沉积岩层序列组成。其中的下、中三叠统包括页岩、泥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