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鸿谟,,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9
笠耘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半年多了。他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在我的眼前出现,仿佛他并没有离我们而去。笠耘同志走得太突然了。二○○八年四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离退休老同志外出活...
[期刊论文] 作者:扎拉嘎胡,, 来源:草原 年份:2011
二○○九年四月十日,我接到屠岸、王鸿谟、胡德培同志的信,惊悉王笠耘同志逝世,十分悲痛。悲痛中回忆起王笠耘同志与我相处几十年友谊的往事。笠耘同志对人对事还是对编辑事...
[期刊论文] 作者:胡德培,, 来源:出版史料 年份:2011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1年4月郑重推出了一册《王笠耘纪念集》。出版这本纪念集的意义在哪里?其意义,看似寻常,又不寻常。一原来,王笠耘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People’s Lit...
[期刊论文] 作者:胡德培,, 来源:出版史料 年份:2009
笠耘同志离开我们一年了。他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谦和文静,谈吐儒雅,在近视眼镜后面闪动着灵动的双眼,诚挚、耐心的神态,低声、柔和的话语,仍不断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
[期刊论文] 作者:韩石山,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21
《围城》里说,“老科学家”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年老的科学家,一是老旧科学的家.仿此,我若算个文学家,该是上了年纪的文学家,还是老旧文学的家?想想,只能算是个老旧文学的家....
[期刊论文] 作者:岳洪治,, 来源:中国编辑 年份:2008
翻开现代文学史,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鲁迅、茅盾、巴金、叶绍钧、林语堂、郑振铎等大家的名字。他们都是著名的作家,同时,也都是著名的编辑家;他们在勤奋写作为大众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笠耘, 来源:美术 年份:1950
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為了溝通国際美術活動情况,促進中朝兩國美術的交流,特於十一月二十七日舉行歡迎出席亞澳工會會議的朝鮮畫家鄭寬澈先生茶會。鄭寬澈先生是北朝...
[期刊论文] 作者:谢明清,, 来源:中国编辑 年份:2011
老王走了,老王悄悄地走了!在他80华诞之际,我说去看看他,聚一聚。他连声道:不必、不必,电话上说说就好、说说就好!但一年之后,他竟轻轻地走了!他早有遗嘱,丧事从简。我连最后...
[期刊论文] 作者:王笠耘,, 来源:出版工作 年份:1979
【正】 编辑加工范围很广。外文部的编辑加工与古典部的不同;戏编室的与鲁编室的又不同。即使在现代文学部,诗歌组与小说组在这方面也大不相同。隔行如隔山,我只能侧重小说方...
[期刊论文] 作者:王笠耘,,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1982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那日松,王笠耘,, 来源:云岭歌声 年份:1997
~~...
[期刊论文] 作者:王笠耘,那日松,,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06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