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1995
PCR在常规实验室中应适当降温童明庆(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29)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DNA体外扩增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俊,童明庆,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1996
气单胞菌感染的分离及鉴定马志俊蒯迎平(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童明庆(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关键词气单胞菌感染本文收集了我院1990年~1995年感染气单胞菌的各类标本33份,分离鉴定及药敏结...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俊,蒯迎平,童明庆,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1996
气单胞菌感染的分离及鉴定马志俊蒯迎平(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童明庆(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关键词气单胞菌感染本文收集了我院1990年~1995年感染气单胞菌的各类标本33份,分离鉴定及药敏结...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戴传箴,张平生,李君,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1994
培氟沙星药敏纸片含药量及其敏感界限的建议童明庆,戴传箴(江苏省人民医院微生物免疫科,南京210029)张平生(昆山制药总厂卫生所)李君(镇江医学院实习生)培氟沙星(Pefloxacin)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期刊论文] 作者:赵旺胜,杨鹏云,戴传箴,童明庆,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年份:1994
诺美沙星体外抗菌活性测定赵旺胜,杨鹏云,戴传箴,童明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诺美沙星(Lomefloxacin,LFLX)系第三代喹诺酮类强效杀菌剂,现已由药厂合成并将投入临床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赵旺胜,周小玉,陈燕秋,童明庆,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1996
550株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赵旺胜,周小玉,陈燕秋,童明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南京210029)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敏试验我们自1992年至1994年,从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出...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颜承靖, 裴云, 戴传箴,,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1996
ELISA测定补体C3d片段童明庆,颜承靖,裴云,戴传箴(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29)关键词补体,C3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浆C3d是补体C3的裂解片段,它与血浆C3浓度的比率能反映C3合成和代谢的相对动力学...
[期刊论文] 作者:赵旺胜,吴桂荣,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四种检测β-内酰胺酶方法的实验比较赵旺胜吴桂荣刘家喜*童明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生物室,南京210029)关键词β-内酰胺酶;方法学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有多种...
[期刊论文] 作者:魏红,赵旺胜, 来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1995
细菌苯丙氨酸脱氨酶快速纸片法检测淮阴市妇产儿童医院检验科(223000)魏红,赵旺胜,童明庆目前,绝大多数细菌的生化反应需18~24h,有的甚至72h以上,这不仅延长了细菌鉴定时间,而且也延迟了疾病的诊断和...
[期刊论文] 作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来源: 年份:2008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的顾兵硕士、童明庆教授和潘世扬教授等调查了中国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年份:2008
大约在20年前发现,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学会发布的关于口服抗菌药的细菌药物敏感性折点,常与临床、微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结果不符。因此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基于药代动力学一...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全国临床检验新技术与实验室管理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3
临床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近年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临床实验室中生物安全方面的管理.重点讲解了实验室中感染的控制和预防.灭菌与消毒,生物废物的处理等方面的管理....
[会议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药品评价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2011
现代医学是以全面客观的临床事实为证据,以科学分析和推理为手段,以患者的治愈或受益为最终目标的循证医学。在临床循证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实验结果不尽一...
[会议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 年份:2004
将抗菌药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结合起来,研究抗菌药进入机体之后其抗菌活性的时间过程,这是抗菌药物PK/PD理论的主要任务。抗菌药PK/PD理论近年来的应用进展...
[会议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首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 年份:2004
本文研究泰吡信的药效学,包括: 一、受试药物:(1)泰吡信(A);(2)头孢哌酮(B);(3)头孢噻肟(C);(4)头孢曲松(D). 二、受试菌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来临床分离...
[期刊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1999
陶义训教授主编的《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融基础与实验技术为一体,1989年第一版,受到医学检验界同道和医药院校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奖。第二版于1997年出版,在......
[会议论文] 作者:童明庆, 来源:首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 年份:2004
自从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开始,相继发现了氨基甙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等抗生素以及磺胺类、硝基呋喃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迄今为止,抗菌药物(包括抗菌素)已成为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