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保生,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6
人们都在谈论信息革命,我想评介童天湘著《知能革命论》一书,探索信息高速公路究竟通向哪里?这本书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于1992年8月出版。最近台湾周知文化出版社也拟出...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7
从“人机大战”到人机共生童天湘1997年5月3日-11日,人和机器进行一场世纪之战。最终IBM的计算机“深蓝”以3.5:2.5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0
童天湘,1931年生,安徽省无为县人、196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完员、自然辫证法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自然辫证法百科全书》编委兼系统、信息、控制科学哲学分支学科主编...
[期刊论文] 作者:黄旭敏,, 来源:未来与发展 年份:1997
笔者借北京访学之机,就未来学动向和社会前景等问题,走访了我国未来学家秦麟征教授、童天湘教授和王建新总编。...
[期刊论文] 作者:郝振省,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3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概括,据童天湘同志的文章介绍,主要有六种,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三种: A、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精神实体的特性; B、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童天湘同志认为它是物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79
【正】 控制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末,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现代科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它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控制论不...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5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既向哲学提出了挑战,又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前提。现在,加强哲学对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数...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作为高技术核心的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其关键是人工智能.它们的相互作用会引发智能"核爆炸",把人工智力和人类智力的潜能爆发出来,导...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2
【正】 自从1956年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以来,迄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这一领域内的哲学争论并未停止。美国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专门写了一本名曰《...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未来与发展 年份:1981
近年来,人工智能不论在图象识别,定理证明,博奕策略方面,还是在概念形成,自然语言的理解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数学家吴文俊还提出一种几何定理机械化证明的新方...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8
人类的认识再次突破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它的日益进步,使人类认识也日深化。自然科学每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都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如果说人类对物质的初步认识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一次大突破,人类对能量的科学认识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二次大突......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8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它推动社会变革,促进哲学发展。现代科学革命更是现代唯物主义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也只有从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中吸取新养料,使自己丰富发展起来,才能回答最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乃至产业革命和社......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8
国内外流行的观点认为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本文对此提出异议,并论证未来社会应是智能社会。社会的智能化是由于高技术的影响。高技术指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智能机器等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认识的确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很有必要。在这个认识的新阶段,究竟有什么特点?是不是像曹伯言、周文彬二位同志在《人类认识的新阶段》(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创新科技 年份:2007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医生拉·美特里说“人是机器”,强调人是有感觉、能思维的活机器。20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图灵则说“机器能思维”,意味着“机器是人”。如果说前者是对神......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0
控制论和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从控制论创立以来,围绕着控制论的哲学斗争从未止息,特别是随着控制论的发展,引起有关认识论的一系列争论。控制论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是数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与无线电通讯、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0
智能控制论与机器思维 50年代形成的自动机理论是控制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着重研究如何建立神经系统的模型,以及如何模拟人的智能,如记忆、学习、对奕、概念形成直至思维。所有这些,今天都包括在人工智能范围内,因而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是控制论的一个分支。我认为在......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1978
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的争论,持续了三十年.随着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争论也日益广泛深入.今天,发展到讨论人工智能的实际可能性问题,就这个问题已经召开了四次国际性会议.有人认为,这个问题不仅在实用方面是重要的,而且在哲学上具有挑......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6
三在知识工程蓬勃发展的时代,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已经不是什么空谈了。日本就正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他们称之为知识信息处理系统KIPS(Knowled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日本新一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渊一博创造“知识信息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童天湘,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本文着重从软件与硬件的内在矛盾,论述了第五代计算机出现的必然性;又从知识工程的兴起,论述了面向知识的信息处理系统研制的现实性,认为知识处理机将成为新一代机器的基本形态.本文对知识工程的扩展、第N代计算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