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4
《示众》的文学渊源和艺术创造程致中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对社会心理和群众精神状态的解剖和批评,一向是他们考察社会改革问题的重要课题。1900年,梁启超在《呵旁观者文》中,对“各人...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7
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骆驼祥子》浅说程致中老舍在贫民窟里度过了他的童年,他非常熟悉旧社会城市贫民的生活,写过不少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1936年下半年创作的...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艺术家的这一面──鲁迅和阿尔志跋绥夫程致中阿尔志跋绥夫在俄国文学史上不算是一颗辉煌的明星,鲁迅选译他的三篇小说、一篇散文也井非都是佳品。但鲁迅将他和同时代的作家比...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4
落魄名士的哀情之歌程致中徐忱亚的长篇言情小说《玉梨魂》1912年由民权出版部印成单行本后,在辛亥革命后的文坛曾风行一时,10年内销至32版数十万册,创近代小说畅销新纪录,香港、新加坡等...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7
弘扬鲁迅的爱国主义程致中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容既有传统的继承性,又有特定时代条件下的具体性。鲁迅的爱国主义和古代爱国者一脉相承:忧国忧民,同情人民疾苦,昂扬的民...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鲁迅与西方人道主义程致中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多次批判人道主义,提出鲁迅是人道主义者的观点也受到株连。当时的批评者或被批评者,往往陷入同一个误区:彻底否定西方人道...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 “我觉得有许多民国国民而是民国的敌人。 “……...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美在生命"的文学理想贯穿于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创作中。这些作品,热情赞美生命的健康与雄强,憧憬生命的淳朴、优美与向善,表现生命的沉迷和人性苏醒,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茅盾1930年从日本回国后,参加了国内思想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深入上海社会各阶层,联系蒋、冯、阎中原大战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上...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和以往各种《花木兰》版本相较量,赵薇版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角花木兰不再是阳光、豪放的形象,分明带有悲怆、感伤色彩;影片绘出花木兰在烽火狼烟中"三...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闯关东》在事件叙述、人物描写和空间设计几个主要方面突出地显现出史诗性品格.全剧在历史大背景上描写草根人群的传奇人生和英雄情韵,通过平民人物的个人生命体验和温暖的...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常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读过《边城》的人或许以为沈从文只是一位桃花源的歌者,其实是一种误解。他的许多湘西题材小说,也曾对不合理的人生制度提出抗议。他提醒读者: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7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鲁迅与胡远在"五四"前后接受、选择易卜生戏剧的主客观原因,探寻两位作家对易卜生思想上艺术上的借鉴,进而考察共同文化背景上的两位中国作家对易卜......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用"三一律"结构形式写成的多幕剧,采用危机上开幕的结构方法,在矛盾冲突接近总爆发的时刻回溯和交代复杂前因。全剧有多重戏剧冲突线,贯串始终...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郁达夫小说在题材选择、抒情方式、结构形态和自然美、感伤美追求诸方面,呈现出带写实风的浪漫抒情特征。它是一道诗意盈盈,情意绵绵,风格独异的文学风景,提升了中国现代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把鲁迅和尼采这两位生活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家放在一块儿比较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是,由于一向疏于介绍尼采学说的缘故,鲁迅与尼采之谜...
[会议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 年份:2004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留日时期大力提倡文艺运动的一篇重要的文艺论文,也是他对以拜伦为"宗主"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开拓性论著。所谓"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6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不好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等同划一;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创作...
[期刊论文] 作者:程致中,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鲁迅是一切奴隶道德和奴隶文化的最坚决最彻底的叛逆者,他淋漓尽致地揭发出中国人历久养成的奴隶性格,并从民族历史上探究奴性的由来,其"悟己为奴"和"誓将不复为奴"的精神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