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程思义,, 来源: 年份:2002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新诗创作在1949年以前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创作时期包括了整个二十年代,主要由具有浪漫——唯美艺术色彩的抒情诗和叙事诗构成......
[期刊论文] 作者:程思义,,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江西青年》是抗战时期东南地区文学运动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刊物之一,对它的梳理与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抗战时期东南地区文学的真实生存状貌。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江...
[期刊论文] 作者:程思义,,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抗战时期发生于赣中南地区这一特殊时空领域的文学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和丰富的地域色彩。本文力图把握其发生,发展和衰退的演化过程,揭示和分析这一演化的内在规律,从而...
[期刊论文] 作者:程思义,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生的新诗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自己不同的审美风格,就其早期新诗创作而言,研究者所注重的...
[期刊论文] 作者:程思义,李红慧,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4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它在借鉴西方十四行体诗形式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变体形式.文章在比较十四行诗正体与变体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慧,程思义,,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1
随着“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吏整体观的确立及现代思想文化学术资源研究的深入,胡风文艺思想烛照出丰富的现代性内质。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吏的背景梳理,还原胡风文艺思想在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程思义,辜静波,,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6
在中国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文人们很早就把菊花纳入了审美视野,他们移情于物,将自己的生命理想和审美感受投射到菊花上,并从菊花形质兼美的特征中关照自身的精神品格,...
[期刊论文] 作者:辜静波, 程思义, 李红慧,,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9
赵树理是一位农民出身并且始终与农民保持亲密关系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反映了二十世纪中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整体状貌.赵树理小说中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描写,占有很大的比...
[期刊论文] 作者:辜静波,程思义,杨瑞清,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冯至因其早期新诗创作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早期新诗创作的艺术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中国古典诗词,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和创造社作家的文学作品.冯至与创造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