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1984
一一百多年以前,孟德尔进行了八年豌豆杂交试验,研究花色、粒型等七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论文发表于一八六五年,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一九○○年才为柯仑斯等三位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1983
【正】 裴新澍同志在“水稻雄性不育产生的原因及其恢保关系”(刊1982年《农业现代化研究》第3期)一文中的第一句话就写道:“植物雄性不育既然证明是一个数量性状,那么它究竟...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1
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不仅可减免去雄工作量,且可获得纯净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子。 “两系法”是指仅用雄性不育性和保持系繁殖玉米自交系、不育系以及配制杂交种,这是...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09
早在3000年前人类就发现了杂种优势现象,但在农业生产上较大面积种植杂交种,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杂种优势已在多种作物上推广,为解决人类的食品供给发挥了重......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09
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由于出现种子混杂以及管理失误造成产量的减低与失收,未能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介绍了我国利用雄性不育化杂交育种的情况,探讨了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实践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7
为探讨玉米栽培学科的走向,本文饲用玉米发展的势态;玉米种质贫乏对玉米育种的制约以及玉米栽培学科在我国发展趋势等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种子 年份:1990
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近年都在1.6亿亩左右,1989年发展到近2亿亩。杂交水稻的长足进展,在稻谷增产上取得了巨大成绩。因此,作为杂交水稻基础材料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种子 年份:1984
(一)利用优势强的杂交一代种,优势的衰退有种种原因。但就一个具体作物来讲,必须弄清衰退的主要原因,以利对策,保持优势。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以后,显现突出增产的效用,(A)...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79
利用T型细胞质不育系,免除去雄配制玉米交杂种,已在生产上应用多年.但因遭受细胞质专化斑病小种的为害,T型不育系被迫停止使用.而利用核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一方面可解决...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1
一、选育经过与结果玉米属只有玉米一个独种,利用远缘杂交选育不育系难以奏效.目前,国外主要利用自然变异选育玉米不育系.我国内蒙古农牧研究所曾用辐射引变方法育成了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79
早在十九世纪,已经发现雄性不育现象,首先报道的是葛特纳尔(Gartner,1844).二十世纪后,在较多的植物中相继找到不育系.据爱德华生(Edward-son,J.R.1970) 报道,截止1969年,已...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种子 年份:1988
细胞核不育性的遗传,早为人们发现,其遗传机理,已初步探明。核不育系在作物育种工作的利用,是随着不育材料深入研究,日趋完善。尤以小麦显性太谷核不育系、水稻光敏The in...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1976~1979年进行.供试的有66个单交组合及其相应的自交系.在田间分别选择单交种和自交系有代表性的植株10棵测定株高、穗位高、第一果穗叶面积、雄花长度和...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 来源:种子 年份:1990
北欧基因银行(简称NGB),是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冰岛5国的共同组织。位于瑞典东南部隆德(Land)市的阿尔蘭普(Alnarp)镇。The Nordic Gene Bank (NGB) is a co-organiz...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民,秦泰辰,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89
对T型和太谷核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发育各期的核酸含量进行了研究,可育花药核酸含量随花药的发育而逐渐增加。T型不育花药核酸从四分体后逐渐下降,和花粉败育进程相一致。太谷核...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陈建国,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3
以不同抗性的两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苗期接种小斑病菌T小种,研究了病害发展过程中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接种后2~10天,抗、感自交系的罹病植株均表现酶活性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秦岩,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1
粳稻在小孢子收缩期,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形态结构类似。多数不育系的小孢子都得到发育,不同程度地充实有淀粉粒的花粉。同核异质的四种不育系单核大液泡期的小孢子出现呈...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汤洁, 来源:种子 年份:1993
1978年用恢复系的细胞质采用核置换的技术,经多年回交,选择育成新型YⅡ-l玉米雄性不育系。历年种植观察,不育性极为稳定,且不育度达100%。抗病性强。为了免于遭受玉米T小种对...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秦岩,,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1
粳稻在小孢子收缩期,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形态结构类似。多数不育系的小孢子都得到发育,不同程度地充实有淀粉粒的花粉。同核异质的四种不育系单核大液泡期的小孢子出现呈...
[期刊论文] 作者:秦泰辰,刘大文,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9
利用恢复系的细胞质创造不育系是选育新型不育系的有效途径。采用此法先后选育出Y_Ⅰ型和Y_Ⅱ型玉米不育系。据数年来对Y型不育系的抗病性、恢保关系,光学细胞学、电镜超微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