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石福孙,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年份:2008
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富集已导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在20世纪升高了0,6℃,并预测在本世纪将上升1.4-5.8℃。气候变暖对陆地植物和生态系统影响深远,并已成......
[学位论文] 作者:石福孙,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2003
本论文从潜在沟系和潜在土壤侵蚀两个方面,对帽儿山地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在数字化生成的帽儿山地区DEM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生成的潜在沟系,具有与现实沟系高度的吻......
[期刊论文] 作者:石福孙, 吴宁, 吴彦,,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10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采用开顶式生长室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增温对川西北高寒草地3种主要植物(单子叶草本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双子叶草本植物尼泊尔酸模(Rumex ace...
[期刊论文] 作者:石福孙, 吴宁, 罗鹏,,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8
采用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开顶式生长室(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cm)...
[期刊论文] 作者:罗传文,石福孙,高利,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定义了潜在沟系的概念,并将帽儿山的潜在沟系分为平行沟、陡坡显沟和平坦沼泽三种类型.同时应用ARCVIEW GIS的空间分析系统对帽儿山的潜在沟系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帽儿山的...
[期刊论文] 作者:石福孙, 陈华峰, 吴宁,,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8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碳、氮含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cm)的...
[期刊论文] 作者:石福孙, 吴宁, 吴彦, 王乾,,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04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增温对川西北高寒草甸两种典型植物——单子叶草本植物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和双子叶草本植物遏蓝菜(T...
[期刊论文] 作者:郭海霞, 徐波, 石福孙, 吴彦,,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6
根据最优分配理论(optimal partitioning theory,OPT),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地上和地下资源在空间上的分离,陆生植物需要调整其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分配以平衡对资源的吸收.研...
[期刊论文] 作者:郭海霞,徐波,石福孙,吴彦,,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17
为了了解暗紫贝母对资源变化的适应策略,本研究通过田间控制试验,研究了遮光和施氮对暗紫贝母生物量、生物量分配,以及叶、根C、N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和施氮处理后,暗紫...
[期刊论文] 作者:徐波,石福孙,王丽华,杨子松,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21
为探究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在不同海拔的人工种植成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减缓产量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在5个海拔(1 174、1 784、2 371、3 076和3 413 m)开展...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晓霞, 石福孙, 孙飞达, 李飞,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19
家畜数量、放牧强度和畜群结构直接影响草地状况,为了解并促进协调好畜牧经济发展和草地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2016年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5个典型牧业县主要放牧家畜的存栏数、放牧强度和基础母畜百分比为基础,利用属性数据空间化技术,构建家畜空间分布格......
[期刊论文] 作者:徐波, 王金牛, 郭海霞, 石福孙, 吴宁,,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14
通过分析海拔梯度、群落类型、群落盖度和生活史阶段4个变量对暗紫贝母形态特征的影响,探讨不同环境因子与生活史阶段对暗紫贝母形态特征的综合效应,并主要探究不同海拔梯度...
[期刊论文] 作者:徐波,王金牛,石福孙,高景,吴宁,,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13
从时空尺度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野生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生物量分配特征对高山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通过海拔梯度、群落类型、群落盖度、群落透光率4个变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积层,卢涛,石福孙,唐斌,慕楠,,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12
汶川5.12地震造成岷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受损,评估地震后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对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5.12地震前后(2007、2008及2011年)空间分辨率为30m×3......
[期刊论文] 作者:石福孙,吴宁,吴彦,王乾,SHIFusun,WUNing,W,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徐俊俊, 吴彦, 张新全, 吴宁, 石福孙, 刘琳,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陈槐,周舜,吴宁,王艳芬,罗鹏,石福孙,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06
甲烷研究已倍受科学界关注,不仅由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贡献率达25%,还因为单分子甲烷的增值潜势是二氧化碳的15~30倍.湿地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估计湿地生态系...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牛,孙庚,石福孙,许积层,吴彦,吴宁,,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13
汶川大地震使龙门山区的山地生态系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通过四川盆地西缘龙门山区典型亚热带森林两种样地(滑坡体和森林)的对比,采用布设微型径流仪的方式,分别对降水、植被...
[期刊论文] 作者:补欢欢, 石福孙, 陈晓霞, 廖礼彬, 李梦玮,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份:2020
植被恢复是干旱河谷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物种的选择是植被恢复的基础和关键。就目前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生物学特性、资源概况、利用现状以及生态价值4个角度阐述蔷薇属植物在干旱河谷区的独特优势,为干旱河谷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种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乾,吴宁,罗鹏,易绍良,包维楷,石福孙,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07
利用红油漆标记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壤塘林业局二林场亚高山采伐迹地和云杉(Picea)原始林中的6种藓类近一个生长季的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结合原地同时进行的微气候观测,分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