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朝宗岩文化的创设根源于韩国(朝鲜)社会传统的义理思想。历史上,朝宗岩文化虽然以明朝遗民崇明祭祖的形式传承,但朝鲜儒林始终是朝宗岩文化得以维持、复享并保留至今的重要力...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10
1592年,日本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出于对朝鲜"字小"之义和保护自身的现实考虑,明神宗决定援朝抗倭。但在抗倭问题的配合上,朝鲜与明朝一直存在分歧,朝鲜反对明朝对日本"封贡"...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13
南朝时期,汉族统治者理想中的"华夷秩序"因东南亚各国携礼"宾从"而似有其实;但实际上,随着与南朝距离的渐远,东南亚各国对"华夷秩序"的认同感也逐渐降低。东南亚各国对"华夷...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4
“丙子之役”的爆发使朝鲜在义理与现实之间陷入了两难抉择,加速了主和派与斥和派的意见分化.与此同时,在这场“存亡歧路”的外交争辩中,“台阁”与“庙堂”的话语权矛盾也迅...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2
国家实力和安全利益是后金发动"丁卯之役"、却在行军途中首倡和谈的原因,也是后金与朝鲜在战后利益争执过程中互指"渝盟"、彼此牵制的要素。"江都盟誓"以金鲜两国各自的战后...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孔子的人文关怀精神始终闪动着别样的光彩。它以“仁”字贯穿始终,通过修身治学的博爱精神、积极入世的实践理性以及快乐主义的生活理想,形成了一套理想...
[学位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8
明清鼎革一直是我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中韩关系史研究中亦占据着特殊地位。本文以朝鲜仁祖时代(1623-1649)为中心,按照朝鲜对后金交涉史发展的脉络,以丁卯之役、丙子之...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12
国家是外交决策的主体,朝鲜的外交近代化并不纯粹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被动过程;朝鲜对清朝关系的亲近抑或疏远,始终服从于朝鲜内政的现实需要。从"藩臣无外交"到"以夷制华"...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3
国家实力和安全利益是影响后金与朝鲜关系的要素,也是后金在"丁卯之役"中不断调整外交策略的原因。从现存史料看,"纳质"、"岁币"两个问题是否为后金决策层预设的和谈条件,并...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0
沈馆陪臣郑雷卿欲借清廷之手惩处贪赃枉法、作恶于朝鲜的清朝译官郑命寿,却遭案情逆转,终以诬陷罪被处极刑。"郑案"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却是郑命寿与朝鲜、特别是与朝鲜关西士......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0
仁祖上台后,一改光海君“两端外交”路线,重竖“对明义理论”的大旗。“丁卯之役”和“丙子之役”给朝鲜带来了空前灾难,也使朝鲜陷入了“名分外交”的困境。从对“缓祸论”的指......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乌孙为西域大国,在汉、匈关系中一度举足轻重,西汉“断匈奴右臂”的战略,首先因乌孙而提出.进而拓展为对于整个西域的宏伟设想。西汉采取了联姻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外交策略,促使乌......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7
“华夷之辨”是西汉处理邦交关系的理论依据。先秦“五服制”所构建的以中原为核心的天下秩序,对于西汉“大一统”天下观的形成亦有重要影响。汉匈战争背景下的“修攘制御”和......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2012
丙子之役后,朝鲜昭显世子及其陪臣入质沈阳。1639年,世子馆(沈馆)陪臣郑雷卿等人欲揭发清译郑命寿、金石乙屎二人盗减朝鲜贡品事,为国除害。但由于证据被毁、清将英俄尔岱等...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10
邱濬的《大学衍义补》一书以其恢弘的史学视角和满富激情的历史评论,对儒家原典中的"华夷之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补释,该书不仅重点诠释了中国传统对外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些......
[期刊论文] 作者:石少颖,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12
[摘要】国家实力和安全利益是後金发动“丁卯之役”、却在行军途中首倡和谈的原因,也是後金与朝鲜在战後利益争执过程中互指“渝盟”、彼此牵制的要素。“江都盟誓”以金鲜两国各自的战後安全为诉求,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实现两国战後在军事上的相互制衡与防范。然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尚胜,赵彦民,孙成旭,石少颖, 来源:海交史研究 年份:2019
本文考察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学者近七十年来对于壬辰战争(1592-1598)研究的基本概况,认为三国学者对战争原因、日本大名动向、朝鲜官军将领、明军将领和南北兵、朝鲜义兵、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