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4
以证成性与正当性的理论分梳来检视当代中国的政治,它呈现出注重证成性、偏轻正当性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的政治状况导致我国的法治发展同样陷入畸轻畸重的偏颇境地,体现在宪...
[学位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 年份:2015
“中国法制”的发展进程是中国曲折坎坷百年现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的理想图景则是中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关键构成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制进程是中国法制百......
[学位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 年份:2012
孝道是我国古代社会极为显著、重要的文化特质。近代以来社会的巨大变革虽然使得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孝道精神仍将在我国长久地存在并持续地发挥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2018
法(理)学成为法(理)学的重要标志和基本方式是对其自身研究对象、方法及其限度的自觉和反思,对于法理学研究对象的自觉和反思,构成了"法理"概念提出的主要理论问题意识,也是...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法治现代化研究 年份:2019
重新认识和理解现代中国政法文化中的“法政关系”问题,需要重述和反思现代西方社会“法政关系”的整体历史格局。现代西方国家在实现政治民主化、法律民主化以后,大体实现了...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18
“与时俱进”是根源于和服务于法律生活实践的法学教材发展规律和时代品格的内在要求。高教版《法理学》前四版的编修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充分吸收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6
从实证政治角度考察我国立法权力的配置格局、运行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立法模式,更加具有实践针对性与理论解释力。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基于执政合法性与有效性政治考量实行主...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4
在中国的百年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家、法律与孝道是三种相互密切关联的现象.民族国家的建构是孝道与法分分合合多重关系变迁背后的深层政治逻辑,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6
通过梳理西方社会法律与政治关系演进的历史进程,剖析其中彰显的核心义理,可以将现代社会之前法律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划分为两个阶段、概括为两种模式:现代国家之前,法(律)以超...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6
建国以来,我国的司法运作深受政治逻辑的型塑,政法传统根深蒂固。我国政治经历了从革命政治到治理政治的转换,与之相应,我国的司法模式经历了从革命化司法模式到治理化司法模...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21
一、法理化:法典化新时代的理论回应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①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标志......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2013
导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界引入了“公众参与”的概念,之后逐步扩展到环境科学等领域,法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借用这一概念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法律分析。这一时期,有关“公众参...
[期刊论文] 作者:瞿郑龙, 来源:人大法律评论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张梦婉,瞿郑龙,, 来源:法律方法 年份:2016
法治思维的中国践行既需落实规则意识、理性态度、权利思维、正义诉求等普遍要求,也要针对中国特有的思维误区,区分不同法治领域的思维特质。以我国刑事司法宽严相济政策为例...
[期刊论文] 作者:Leif Wenar,张梦婉,瞿郑龙,, 来源:法理学论丛 年份:2016
这是一种对于权利,尤其是以要求权为范例的新的分析。一种好的分析可以涵括我们作出的所有权利主张——不仅在道德和法律的领域内,还可以在譬如体育运动、游戏比赛以及礼仪范...
[期刊论文] 作者:Alon Harel,瞿郑龙,张梦婉,, 来源:法理学论丛 年份:2013
一、导论言论自由经常与保护国家安全相冲突,前者传统上被划归为是一项个人权利,后者则是一项并非立基于权利(right-based)之上的重要关切(concern)。同样,正当程序、宗教自...
[期刊论文] 作者:Leif Wenar,瞿郑龙,张梦婉,, 来源:研究生法学 年份:2013
权利是为(或不为)特定行为或是处于(或不处于)特定状态的资格;或是使他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或是处于(或不处于)特定状态的资格。权利支配着当代对何种行为是容许的以及哪些...
[期刊论文] 作者:Leif Wenar,张梦婉,瞿郑龙,, 来源:法理学论丛 年份:2014
20世纪见证了关于权利的性质问题的激烈争论。意志论者认为,权利的功能在于确立自由的范围。利益论者则把权利描述为福利(well-being)的守护者。各方都声称各自的概念分析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