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颖,李晓莲,王霄蛟,王立增,,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年份:2008
一、先秦诗取001.二南诗论//张春珍//王承//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0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白宪娟//王洲明//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003.范处义及其《诗补传》...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作为《诗》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具有不同于之前及之后的《诗经》研究的独特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反拨《诗经》的经学性质,确立起文学本位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在现代学术史上,胡适充当着开山人的角色。《诗经》研究虽不是胡适的用力所在,但他仍是现代《诗》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诗经》的看法基本代表了当时《诗》学界的观点,而其...
[学位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 年份:200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经》研究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推翻《诗经》经学体系,创建《诗》学新范式,标志着《诗经》研究质的飞跃,是现代《诗》学的开创期。在短暂的二十年......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5
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与20世纪早期思想潮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现代学术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潮流有进化论思潮、疑古思潮、科学民主思潮、个人主义思潮等,它们对推翻传统经......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尽管明初文学家各具个性,但浓郁的地域文化使之在面对《庄子》时,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群体特点。越派既有限度地评价《庄子》思想,又充分认可《庄子》的文学成就,并从中汲取文...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在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层审美特征下,唐代意境理论的核心美质体现为对浑全之美的追求。浑然一体性正是庄子道论的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同时映射到了庄子对自然、人类、社会的...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吴中文化和高启独特的人生经历,共同构筑了高启《庄子》接受的特色。他在思想上认可,并在行为上实践了《庄子》关注个体生命、珍视生命价值、安命平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在创......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1
刘基对《庄子》的接受,体现为对庄子思想的选择性接受和对《庄子》艺术的继承。在思想上,刘基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使其仅暂时借《庄子》调解内心的不平衡,而无法在精神内核上...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异质文化体系间深层次的碰撞、融合给学术研究方法带来丰富、创新的机会。此时的《诗经》研究作为现代《诗》学的创建期,其研究方法在方法的三个层次——...
[学位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 年份:2009
绪论:尧斯、伊瑟尔接受美学理论对读者和审美经验的重视与明代《庄子》接受实际的结合,构成了展开本论文的基本理论依据。《庄子》接受研究和明代《庄子》接受宏观研究的欠缺...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分析了明代戏曲、小说《庄子》接受的具体情况,认为明代戏曲、小说中的《庄子》接受呈现出文人性和世俗性两个特点,分别体现了对文人《庄子》接受传统的继承与突破。世俗性表...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7
传统审美意象理论是发展的、富于层深感的,经历了三个逻辑阶段两次飞跃的过程,即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下意象对立到意象圆融,再到超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下超越性的意象圆融的过程,从而使......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基于对教师为主,教材为主要知识载体,学生为被动教学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反思的基础上,在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诸种措施中,提倡研究型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改革维度,此...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章以诗人兼哲学家的陈献章于诗歌创作中对《庄子》思想和艺术的接受与书写为主要创新处。在思想方面,陈献章接受了《庄子》的道本体论、致道途径、崇尚自然的主张。在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明初文学短暂辉煌又呈现浓郁的地域特色。尽管明初文学家各具个性,但浓郁的地域文化使之在面对《庄子》时,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群体特点。越派既有限度的评价《庄子》思想,又...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7
在中国西化进程中,新文化运动以对人们精神领域强有力地冲击,引发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创新变革,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也随之发生种种新变,以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为例,其在研究目的、......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4
闻一多新颖独到同时又功力扎实的《诗经》研究,成就了其在现代《诗》学史上大师的地位。闻一多的《诗经》研究以寻求《诗经》本身"诗"的本真面目为终极目的,综合运用训诂学、...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4
性灵文学主将袁宏道与庄子有着不解之缘。儒释道杂糅的思想背景,使袁宏道在面对庄子时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既可以庄用庄,也可以庄典儒用,还可以儒释解庄。而袁宏道的闲适人生观,则使......
[期刊论文] 作者:白宪娟, 来源:文化与传播 年份:2015
清代诗人赵执信的为人与为文均明显地受到了《庄子》的影响。南华真人庄子的思想对赵执信人格的形塑,主要体现在其对齐物论、混沌观、逍遥游等思想的认同与接受上,这些构成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