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申苏建, 来源: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2010
目的:将蓖麻毒蛋白A链与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偶联形成免疫毒素,并评价该偶联物的体外抗肿瘤效应。   方法:   1.RTA的提纯:采用研磨、磷酸缓冲液浸提、过滤、...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吴金明,, 来源:医学新知杂志 年份:200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肝癌预后很差,放化疗很难使病人受益。因此,寻求更...
[期刊论文] 作者:金思思,吴金明,申苏建, 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2009
目的采用CTP及MELD两个评分系统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了解评分系统优劣。方法101例肝......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综述),吴金明(审校), 来源:医学新知杂志 年份:200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肝癌预后很差,放化疗很难使病人受益。因此,寻求更为有效、副...
[期刊论文] 作者:金思思,吴金明,申苏建,, 来源:胃肠病学 年份:2009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常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开发有效、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新药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目的:观察东亚钳蝎镇痛......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昌隆, 郑波, 王建嶂, 申苏建,,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年份:200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G1525A、C1595T)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52例UC患者和775例正常对照者(HC),采用直...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吴金明,吴双华,金思思,,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2009
目的:探讨碱剩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入院后碱剩余值的差异,及高、低碱剩余组早期死亡......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郑波,蔡振寨,徐昌隆,薛战雄,, 来源: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2016
目的因抗CD71单抗具有靶向定位特性,及利用蓖麻毒蛋白A链(RTA)的细胞毒性,将两者进行偶联,构建免疫毒素CD71 Mab-RTA,并研究其体外抗肝癌细胞效应。方法从蓖麻籽中提纯RTA,以N-...
[期刊论文] 作者:林贤凡,吴金明,陈瑾,孙慧,申苏建,金思思,, 来源:温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9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CD40L胞外段融合蛋白设计的合理性。方法:应用Gene Constructionkit2.5、DNAStar软件和WWW.expasy.org网站提供的分析方案分析重组体的开放读框以及融合蛋...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吴金明,金思思,黄智铭,吴建胜,,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份:2009
目的:将蓖麻毒蛋白(ricin)A链(RTA)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ab偶联形成免疫毒素(immunotoxin,IT),并评价该偶联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 郑波, 林李淼, 夏宣平, 薛战雄,, 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年份:
目的 评估将胃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118例计划接受镇静后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患者进入内镜室前发放贝克焦虑量表,收集患者人口学...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 卢光荣, 吴利敏, 蔡振寨, 薛战雄,,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金思思,吴金明,黄智铭,吴建胜,申苏建,, 来源:温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目的: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特异性镇痛抗肿瘤肽(analgesic-antitumor peptide,AGA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预测所表达蛋白质的理化和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林贤凡,吴金明,陈瑾,孙慧,金思思,申苏建,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2009
目的构建HBVS—ecdCD40L融合基因,并利用软件对其相应融合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BVS基因与人CD40L胞外段基因进行融合,构建融合基因及其真核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陈瑾,吴金明,林贤凡,孙慧,金思思,申苏建,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2009
目的探讨HBeAg对体外活化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患者分为HBV-1组(免疫耐受期)、HBV-2组(低或非HBV复制期),并设正常对照组,自各组外周血单核细......
[期刊论文] 作者:陈瑾,吴金明,林贤凡,孙楚,金思思,申苏建,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探讨体外HBe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自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经不同浓度的HBeAg负载后与自身T细...
[期刊论文] 作者:陈瑾,吴金明,林贤凡,孙慧,金思思,申苏建,,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探讨体外HBeAg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自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经不同浓度的HBeAg负载后与自身...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郑波,林李淼,夏宣平,薛战雄, 来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2020
目的 分析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serum co-stimulatoy molecule B7 family 3,B7-H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
[会议论文] 作者:申苏建;吴金明;金思思;黄智铭;吴建胜;, 来源:2010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会议 年份:2010
目的:将RTA与EGFR mab偶联形成IT,并评价该偶联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方法:从蓖麻籽中提纯RTA,采用SPDP为偶联剂制备免疫毒素EGFR mab-RTA,以SDS-PAGE检测RTA的提取及IT的偶联,...
[期刊论文] 作者:申苏建,吴金明,金思思,黄智铭,吴建胜,, 来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制备由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mab)与蓖麻毒蛋白A链(RTA)偶联而成的免疫毒素(IT),并进行鉴定。方法以N-琥珀酰胺-3(-2-吡啶二硫)丙酸酯(SPDP)为偶联剂,制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