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万华明,刘林,田荫棠,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1991
利用球扰动对晶体球扩散生长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把球模型的球半径转化为曲率半径的概念,进而讨论高温合金中的MC八面体碳化物晶体在高温熔体中生长的稳定性,并分析出所观...
[期刊论文] 作者:唐文冠,田荫棠,万华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1
拉曼散射光谱作为分析和研究物质结构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曾经经历了一个兴衰过程,而60年代激光技术的发展才使拉曼光谱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
[期刊论文] 作者:谢朝阳,田荫棠,包荫鸾,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本文用空球法对液态合金Al-4.5Cu的粘滞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这一参量并不能完全描述液态合金的粘滞性。液态合金Al-4.5 Cu在液相线温度以上其平衡粘滞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万华明,刘林,田荫棠,傅恒志,,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以MC碳化物在镍基高温合金熔体中的生长为研究模型,分析了多面体晶体在合金熔体中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晶体生长方式是向固液界面已形成的台阶上沉积,其机制属于体扩散...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 来源:物理与工程 年份:2001
用物理方法消除粉料摩擦产生静电的主要思路是,在摩擦接触的表面上涂覆复合介电涂层,并使介电涂层得失电子的能力与粉料颗粒得失电子的能力相同或相近,从而有效减少薄膜与颗...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六定,田荫棠,杨永正,李炮,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自促发形核机制对于等温马氏体转变的解释是正确的.但是现有几种动力学模型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文中给出一种物理意义更为明确的修正模型....
[会议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 年份:2002
用复合介电涂层法消除高氯酸铵(AP)粉料加料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静电,是在设备与粉料摩擦接触的表面上涂覆复合介电涂层,调整涂层材料功函数和电阻值,来减少粉料摩擦起电量.实验...
[会议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 年份:2002
用复合介电涂层方法消除粉料摩擦电,是在与粉料摩擦接触的表面涂覆复合介电涂层,通过调整介电涂层的功函数与粉料功函数基本相同,从而有效消除粉料颗粒产生的摩擦电....
[会议论文] 作者:李恩普,耿兴国,赵鹏涛,朱茵,田荫棠,陆福一,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静电学术年会 年份:1999
固体火箭高能组份粉料从加料系统滑入预混罐时,摩擦起电量颇大又不允许有放电火花出现,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安全的近似量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耿兴国,陆福一,李恩普,田荫棠,李葆萱,吴玉金, 来源:固体火箭技术 年份:2001
提出了一种消除易燃高绝缘固体粉料摩擦生电的物理方法,主要是:研制特殊的复合介电涂层,调整其功函数使之与固体粉料的功函数相同或相近,同时减小复合介电涂层的电阻值到105~1...
[会议论文] 作者:周克,崔端禧,孟宪东,耿兴国,李恩普,田荫棠,李葆萱,陆福一,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静电学术年会 年份:1999
当法拉第集电筒的电容和静电电压表的电容相近时,测量电量时必须考虑静电电压表的输入电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会议论文] 作者:耿兴国,李恩普,田荫棠,李葆萱,陆福一,周克,崔端禧,孟宪东,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静电学术年会 年份:1999
用现有方法测定的最小点燃能比实际值要大得多,国外常用测定值的15℅作为实际的最小点燃能。作者对测定值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会议论文] 作者:陆福一,耿兴国,李恩普,田荫棠,李葆萱,吴玉全,周克,崔端禧,孟宪东,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静电学术年会 年份:1999
在固体推进剂粉体组份中添加化学组份国内外均已采用,该添加剂具有防静电、防结块性能。作者用物理方法控制和消除推进剂组份在加料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方面,取得了与化学包覆方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