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11
宋太宗朝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西北夏州党项政权间的战争频发,如何对军队尤其是将帅进行有效控制是维护赵宋王朝统一与稳定的前提,也是宋太宗一朝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8
宋代的都堂与政事堂是宰辅集团处理国政、办公议事、接待僚属的机构,以及重要官员聚议的处所,在中枢政务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元丰改制前,中书门下的办公之地称为政事...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宋朝士大夫主张厉行法治,倡导"以法治国",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统治、稳定秩序,并且在法治实践的诸多领域中自觉践履、身体力行,为宋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位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 年份:2011
北宋的宰辅机构指元丰改制前中书门下、枢密院(号称“二府”)及改制后的三省与枢密院。中书门下为北宋前期的中央政府,简称中书,其正副长官为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7
宋代作为唐代以后封建法制发展最为辉煌的朝代,其法制除了借鉴了唐律以外还结合自身的特点,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开拓与创新。本文通过探讨宋代刑事立法的变化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4
南宋李焘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卷一二二《杜衍传》载:"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知并州、枢密直学士杜衍加龙图阁直学士,以太原要重,藉衍镇抚...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3
《文献检索》课程是当今大学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而对于资料繁杂众多的文史专业,《文献检索》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改变学生对传统文献...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3
2012年8月20~22日,由中国宋史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开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博物院承办的"宋都开封与10~13世纪中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15届年会先后在河南...
[学位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 年份:2008
大理寺是宋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在宋代司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维护两宋的封建司法统治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宋代大理寺职能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说明宋代中央审判机关的运行...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寻根 年份:2004
自北宋建立至神宗元丰改制以前,宋廷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关,简称"中书",负责主管全国的民政事务及重大的军政事务,中书的办公和议事场所为"政事堂",即宰相府。目前学界...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7
宋代官宅即指政府拥有产权的居住房屋, 它有多种类型, 包括中央与地方官员的官邸, 兼具值宿功能的衙 署官舍, 皇帝或朝廷的特赐官邸, 政府承租的公用官屋, 以及安置灾民居住...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11
北宋前期,宋朝中央主管民政的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并为"二府",共同参与朝廷军国大政的决策,二府长贰官员构成了北宋前期的宰辅决策集团。随着宋朝与周边政...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北宋参知政事始设于太祖乾德二年,神宗元丰改制废罢。在北宋前期,参知政事是宋朝中央政府(指中书门下,简称中书)的副长官,权力与地位仅次于宰相。由于参知政事员任的为政风格...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3
北宋参知政事始设于太祖乾德二年(964年),神宗元丰改制废罢,在北宋前期,参知政事是宋朝中央政府(中书门下,简称中书)的副长官,权力与地位仅次于宰相。由于在参知政事设立及人...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知识管理论坛 年份:2013
宋朝国子监作为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和中央教育管理部门为人们所熟知,但其作为全国图书出版业的审查和监管机构则常被忽略。随着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的推行和科举、学校事业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2
北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三省成为真正的宰相机构,掌管实际政务。枢密院在官制改革中得以保留,仍负责军政事务。改制后的"三省—枢密院"制在运作程序上较改制前的"中书—枢密院"...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大理寺作为宋朝中央最高审判机构,在宋代的司法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代大理寺除了最主要的审判职能外,还有诸多其他的法治职能,诸如立法职能、监督职能、考选法官职能、...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史林 年份:2010
北宋初至宋神宗元丰改革官制以前,宋朝中央政府(中书门下)一直以他官(本官阶)加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任。门下省之长官"侍中"只是宰相进官加恩的一种兼官,北宋前期并...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史林 年份:2013
北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以后,宋朝中枢机构由"中书门下——枢密院"体制转变成为"三省——枢密院"体制,改制后的"三省"代替了之前的"中书门下",成为宋廷主管民政事务的最高政务...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光,, 来源:史林 年份:2011
北宋前期,宋朝中央主管民政的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并为"二府",共同参与朝廷军国大政的决策,二府长贰官员构成了北宋前期的宰辅决策集团。随着宋朝内部政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