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田俊芹,,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7
劳动教养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劳动教养...
[期刊论文] 作者:田俊芹,, 来源:铁道工程学报 年份:2015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提升,土地资源紧缺状况不断加剧。为节约城市用地、减少投资,使路网内厂架修资源合理配置,需进行车辆基地资源共......
[期刊论文] 作者:田俊芹,, 来源:隧道建设 年份:201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线路穿越城市密集建筑区地段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地铁穿越建构筑物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地铁选线难题,以天津市轨道交通5号线穿越东风立交桥区域...
[期刊论文] 作者:刘雪海,田俊芹,, 来源:河北农学报 年份:1981
花生品种的主要性状多属于数量性状遗传。了解并掌握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和遗传进度,可在花生育种工作中,为性状的有效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本试验对花生品种主要性状的广义...
[期刊论文] 作者:苏文勇,田俊芹, 来源:花生科技 年份:1992
利用油麻1-1×金白1号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定向选择,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新品种冀油4号。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在国家和省区试中连续7次进行比较,均居第一位,较对...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彬,刘雪海,田俊芹,, 来源:河北农学报 年份:1982
邢台417花生是用68—1作母本68—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75—1979年参加我所花生品系比较及风土鉴定试验,1978—1980年连续三年参加了全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并在邢台、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彬,苏文勇,田俊芹,,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1989
一、品种来源:邢台地区农科所于1977年在新河县西团基点以油麻1—1为母本,金白1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年试验选育而成。二、产量表现:1983、1984两年河北省花生品种区域...
[期刊论文] 作者:刘雪海,苏文勇,田俊芹,, 来源:河北农学报 年份:1982
育种实践证明,掌握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合理的制定育种方案、科学的搭配组合、有根据的进行性状选择,提高育种效果,有很大帮助。关于花生数量性状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提...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刚,田俊芹,李林英,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3
邢抗6号是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其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抗虫抗病、抗旱抗倒、活秆成熟、品质优良,200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先后被列入河北省科技厅重点推...
[期刊论文] 作者:曹治彦,田志刚,田俊芹,陆小芳,, 来源:现代农村科技 年份:2010
邢台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以多抗和高产作为主攻目标,兼顾品质性状,育成了多抗、大穗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邢玉8号。该品种201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0015号。...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刚,田俊芹,曹治彦,张耀辉,,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6
以邢抗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产量呈负线性相关,6月22日后播种由于行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产量明显下降.本试验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苏文勇,田俊芹,齐丽雅,左淑英, 来源:花生科技 年份:1992
利用油麻1-1×金白1号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定向选择,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新品种冀油4号。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在国家和省区试中连续7次进行比较,均居第一位,较对照增...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刚,曹治彦,田俊芹,路小芳,李国强,马西峰,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1
邢玉8号是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W150为母本,X007a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各级试验表明:邢玉8号比参试对照种增产显著,具有抗多种病害、抗玉米螟、籽粒品质优良的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刚,田俊芹,李林英,曹治彦,张耀辉,,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6
采用不同种植密度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邢抗6号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的3.75万~9.7577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邢抗6号的产量变化呈二次抛物线关系,6.75万株/hm^2......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刚,张书申,田俊芹,李林英,陈永建,李宗会,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4
选用含抗螟基因的冀库6号为基础材料,在人工接虫的环境下进行定向选择,筛选出以K36为代表的抗虫自交系,并培育出系列抗虫玉米杂交种.其中邢抗2号和邢抗6号抗虫玉米杂交种,不...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刚,刘志增,田俊芹,李林英,曹治彦,张耀辉,,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7
2002~2004年采用邢抗6号为材料,进行了夏玉米追氮量和施用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第45天追纯N量150~337.5kg/hm^2的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最大效益的追纯N量为225kg/hm^2;在拔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