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法产生的具体途径及确切时间,以及使二者相对应是中国法起源研究的着力点。结合文献资料、传说和河南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认为中国法起源的途径是:由原始习惯到礼,然后经...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及时、有效、合理地解决水权纠纷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十分重要。解决水权纠纷的方式主要有民间方法和国家方法。前者以民间调解为主;后者以行政处理、行政复议和民事诉讼为...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5
中国古代典籍关于巫术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而对巫术犯罪的记载则可上溯到秦汉.明清时期,继承秦汉以来巫术犯罪立法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控制巫术...
[学位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 年份:2006
中国法律近代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始终是法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经过众多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如何将这一研究继续推向深入成为法史...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年份:2019
根据结构防腐蚀要求、飞机腐蚀状况及材料选择等相关内容,对飞机结构腐蚀防护加以深入探究,能够确保飞机在生命周期内运行安全。首先对飞机结构防腐原则进行阐述,从外界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本文主要探讨了民国战俘法律。民国战俘法律主要是其缔结、参加的国际公约、国际条约,及其制定的普通法律、军事法律、军事行政法规等。民国战俘法律是中国传统的宽容、仁恕思......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政法学刊 年份:2004
调解是明清水权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也是首要选择。一方面,这是中国传统司法体制的要求,民事诉讼一般都要先经过调解,才会受理;另一方面是水权纠纷的属性使然,因为调解能及时...
[学位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天津大学 年份:2006
金属离子与配体分子连接的配位聚合物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磁性、光学性能、吸附以及催化性能等。配位聚合物具有显著的特点:通过对配位节点...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水利碑刻记录了水权运作的细节及规律,对我们探讨近代水权纠纷解决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碑刻通过对以往水权案件的宣示,不仅可形成水利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也可起到预防、遏制...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6
学术界关于清末立宪的研究,主要纠缠于其是否为骗局,但是这并没有揭示该问题的实质。对满洲贵族而言,其关心的显然不是君主立宪制与君主制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宪政对其权力构...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6
民国时期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水利设施的运行急需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调节。但是,民国水利法制的相对滞后使得司法机关不得不依赖习惯法调整水权运行。在此过...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最杰出的法学家。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他以清末修律为契机 ,对中国法律进行了近代化的改革。他潜心研究西方各国的法律制度 ,舍弃当时在各个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政法学刊 年份:2006
水权制度的变迁必须考虑社会发展提供的可能,不能一味地追求制度的先进性,忽视其与民族法律文化的衔接;民间水权习惯在新时期仍有发挥作用的空间,不能轻易抛弃;水权纠纷的解...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他在 30年的法律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法学功底。同时 ,他思想开放 ,虚心学习西方近代法学理论 ,融会贯通 ,形成了自己的法学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学生厌学、畏学,是中国法制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明确该学科的定位,教学的难点、重点以及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安康师专学报 年份:2001
彭真曾长期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对我国新时期的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彭真对司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思想.他主张加强党对政法机关的领导,严格依法办事,贯...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2
中国近代的主体意识学说是在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西方主体意识学说,并与之交融、碰撞的产物.主体意识学说构架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利益观、权利观、平等观.主体意识...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沈家本倡言“会通”,收回治外法权;倡言平等,培育国民主体意识;倡言“交产”,鼓励人民自养。他的法律救国思想符合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趋向,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
[期刊论文] 作者:田东奎,,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牺牲弱者(穷人)利益,以偏袒强者(富人),用受害人(弱者)的痛苦和损失,换来社会的繁荣和利益。而这一切都被用一块非常漂亮的面纱遮盖了起来,这个面纱就是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理论。这也是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