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年份:2015
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着复杂而矛盾的认知,为此提出了"季风计划"、"棉花之路"等交通规划,以期获得在互联互通领域的独立话语权。印度的目标在于掌控印度洋,但是印度洋...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年份:2012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是一部关于国际安全研究的学术成长史。该书对国际安全研究的文献做了详尽的梳理和解析,自冷战开始的传统安全研究到今天色彩斑斓的安全研究,都在...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年份:2008
霸权话语是国际政治话语体系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近代,它主要表现为殖民主义话语如东方主义。在当代,它主要表现为新帝国主义话语,如美国外交中的国家分类学。霸权话语体...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东北亚论坛 年份:2015
中美印三国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的方案上具有不同的战略,其差异在于,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成果,并服务于美国的中亚和南亚战略,维护美国的世...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自我与他者的认同或排斥都具有安全效应,认同将带来安全和团结,而排斥则带来威胁和不稳定。自我与他者的安全效应揭示了身份对于安全研究的重要意义。反映在国际社会中,从静...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年份:2015
India holds a crucial position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ow India sees the "Belt and Road" and whether it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still r...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论坛 年份:2007
“失败国家”是一个当代现象,但它应该与“国家失败”区分开来。“国家失败”表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面临的不断受挫的正常过程,而"失败国家"则表示一种耻辱的身份。“失败国家......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年份:2010
2009年11月,在世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出版了他的新著《我们的选择:气候危机解决方案》。该书一经出版即成为亚马逊畅销书,被评价为“读过......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展望 年份:2010
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中国责任论"逐渐成为西方向中国施压的主流话语手段。"中国责任论"揭示了西方对中国的歧视和偏见,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微妙的心理变化、复杂的认知调整、敏...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美国研究 年份:2008
1945~1960年期间的中美关系之所以成为中美关系史研究的热点,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致全球政治格局特别是东亚政治格局的历史性变迁....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年份:2010
2009年11月,在世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出版了他的新著.该书一经出版即成为亚马逊畅销书,被评价为“读过此书,则其他关于气候治理的书就不值...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10
2009年11月,美国前总统阿尔·戈尔出版了他的新著.书中戈尔分析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前景和局限.他认为太阳能是最为清洁的能源,是未来使...
[学位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东北亚论坛 年份:2015
中美印三国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的方案上具有不同的战略,其差异在于,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成果,并服务于美国的中亚和南亚战略,维护美国的世...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美国研究 年份:2008
1945~1960年期间的中美关系之所以成为中美关系史研究的热点,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致全球政治格局特别是东亚政治格局的历史性变迁。密歇根州立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学院历史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卿思美新近出版的《从盟友到敌人:关于现代性和身份的种种观念与美中......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 年份:2010
2009年11月,在世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出版了他的新著《我们的选择:气候危机解决方案》。该书一经出版即成为亚马逊畅销书,被评价为“读过此书,则其他关于气候治理的书就不值一读”。此书跟其于2007年出版的《难以忽视的真相》的最......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来源:国际展望 年份:2010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中国责任论”逐渐成为西方向中国施压的主流话语手段。“中国责任论”揭示了西方对中国的歧视和偏见,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微妙的心理变化、复杂的认知调整、敏感的情感波动。中国外交在应对过程中应当区分开绝对责任和相对责任,渐进......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吕有志,,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年份:2016
英国脱欧的最深层原因在于其对于自我身份认知的偏离,最重要原因在于与欧盟国家的利益分歧,最直接原因在于移民对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冲击。英国脱离欧盟,试图走出一条独立自主...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 毛艳,,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和平与发展、公正与平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嵌入国际社会的过程。国际社会核心价值的内嵌过程受到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世界的有限性、自我毁......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毛艳, 来源:法国研究 年份:2003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一位人文主义者.他的人文主义含有非常浓厚的怀疑主义特质.早期蒙田奉行的是禁欲主义,后来逐渐转向怀疑论....
[期刊论文] 作者:甘均先,毛艳,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年份:2007
中关互不信任是中关关系中的根本问题,中关之间信任的提升有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造成中关互不信任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崛起和不同的社会文化与政治体制,解决中关互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