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韦刚,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6
稻瘟酞防治稻瘟病田间试验示范甘代耀,韦刚,胡雪珍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为了搞好稻瘟病防治工作,寻找防效好的新药剂,我们对引进日本的稻瘟酞农药进行防治试验。一、试验示范方法示...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乌齐,甘代耀,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6
水稻品种“南保早”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王乌齐,江文清,陈永和,甘代耀(南平市农科所354200)(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南保早是用(红云33/谷农13)F1与(越冬青/圭辐3号)F1杂交重组,经多代抗瘟性筛选鉴定选育成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韦刚,胡雪珍,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6
稻瘟酞防治稻瘟病田间试验示范甘代耀,韦刚,胡雪珍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为了搞好稻瘟病防治工作,寻找防效好的新药剂,我们对引进日本的稻瘟酞农药进行防治试验。一、试验示范方法示...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乌齐,江文清,陈永和,甘代耀,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6
水稻品种“南保早”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王乌齐,江文清,陈永和,甘代耀(南平市农科所354200)(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南保早是用(红云33/谷农13)F1与(越冬青/圭辐3号)F1杂交重组,经多代抗瘟性筛选鉴定选育成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 来源: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五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3
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pV.Oryzae)是我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特别在沿海平原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尤以晚季发病重于早季,倒种品种、杂优稻发病重于常规晚稻...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83
水稻抗病虫性研究和利用,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也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利用抗性强的水稻良种,不但可少用或不用农药,获得高产稳产,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罗榕城,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2
稻瘟病是闽北山区水稻的主要病害。稻瘟病发生流行往往是在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下,优势小种大量增殖、品种感病、偏施氮肥和不良的栽培管理所致。1991年高温、干旱的气候...
[期刊论文] 作者:罗榕城,甘代耀,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4
本文报导1992年采用地优64与成优64按不同比例混栽控瘟试验,结果以1:1混播控瘟效果达55.81~66.01%,亩增稻谷14.6%以上,为最佳混栽配比。并对混栽控瘟机理作初步的探讨,测知混栽区以ZC群小种为主占64.7%,初步认为混栽区......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蔡清华,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89
本试验是在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的基础上,选用籼、粳和糯稻不同的32个抗感品种,分为抗瘟类型(R)、中抗类型(MR)和感病类型(S),测定其酯酶同工酶谱。按酶带谱记录分为以下十...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王乌齐,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99
在八十年代研究的基础上,从1990至1997年系统地开展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性、水稻抗源材料的筛选和抗性基因分析,以及抗源材料的育种利用研究。研究了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变化基础和特点,在明确......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陈银全,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1
众所周知,稻瘟病菌生理特性和各单孢的致病性在各代继续分离。这对抗瘟育种是个难题。为了寻找其相对稳定的稻瘟病生理小种,特进行如下试验:材料与方法(一)菌株:选用198...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翁启勇,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2
水稻抗病育种的关键即获得优良的抗性材料。Tetep、Carreon等品种在世界稻区150多个地点试验结果表现高抗,并通过杂交及复交已育成一批IR1416-128-5-8等多个抗性品种,这...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翁启勇,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4
利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两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B15和C15的各自12个不同分离株的菌体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初步证实同一小种的不同分离株间存在差异。更多还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朝灿,甘代耀,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85
抗性突变体离休筛选系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试管内从细胞水平上,对外源病菌毒素或其它理化胁迫因素进行离体筛选.这种技术具有筛选群体大、可控程度高、筛选周期短和选...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朝灿,甘代耀,,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1985
近年来,国外在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先后获得烟草、马铃茹、甘蔗、水稻、小麦、大麦、番茄、玉米、油菜、大豆、胡萝卜和苜蓿等作物抗性突变体;并育成了抗斐...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翁启勇,罗榕城,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3
稻瘟病是福建省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早稻流行为害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据日本清泽等人在1965—1975年报道,品种感病化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引起:①稻瘟病菌发生变异;②...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朝灿,甘代耀,徐洁,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6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在试管内从愈伤组织细胞水平上进行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具有筛选群体大、可控程度高和育种周期短等特点。1984-1985年,作者以稻瘟菌素粗提液及高...
[期刊论文] 作者:甘代耀,赵可宇,马兴华,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04
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搞好抗病育种工作和品种合理布局,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一九五九年前我省引进和推广农林16、三冬早...
[期刊论文] 作者:陈美容,林抗美,甘代耀,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3
“大粒香”是1987年从IR36/7539//306/IR54 杂交后代,经多代选择和抗虱鉴定,于1991年育成的新品种,其特点优质、抗虫、中抗稻瘟病、高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