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宁安,王秉鹤,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异位性皮炎皮损中的嗜酸性白细胞徐宁安,王秉鹤异位性皮炎(AD)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常明显增多,但常规病理显示皮损部位很少发现嗜酸性白细胞浸润[1]。为了探讨嗜酸性白细胞在AD的湿疹...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5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病谱从迅速进行性全身皮肤变厚的弥漫性硬皮病(常有早期严重的内脏受累)至皮肤改变常限于手指与面部的CREST综合征(内脏累及缓慢)。在评价疗法中存...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4
已在SLE患者发现多种抗核抗体,包括抗dsDNA、ssDNA,多核甙酸、核糖体、dsRNA和ssRNA等抗体.最近,Kanai等报告了一种新的自身抗体:抗聚[二磷酸腺甙(ADP)—核糖]抗体Okolie和S...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4
作者研究138例有雷诺氏现象者的抗核抗体(ANA),其中原发性雷诺氏病38例、疑为继发性雷诺氏现象者24例、硬皮病40例、CRST综合征10例、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10例、SLE7例、类...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3
抗双链DNA抗体(ds DNA A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高,且与病情严重度呈强相关性,现已成为SLE诊断、治疗中最可靠指标之一.然而,关于其与预后的关连报告甚少.而且,A...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2
免疫系统异常是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的一个主要特征,其血清学特点是血清中存在抗多种自身抗原的抗体。自发现红斑狼疮细胞(LE 细胞)现象及采用 Coons 氏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6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患者血清中存在与疾病有关的循环抗体,皮损及周围组织中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血浆交换(PE)疗法是从患者血液中分离除去血浆成份,将血球与正常血浆(新鲜...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6
甲周红斑定义为无自觉症状的甲周围出现红斑、血管扩张、出血。甲周红斑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皮肌炎(DM)的皮肤症状已为人们所知,但尚未见有关甲周红斑研究的详细报告...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5
作者研究324例各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标本,发现11例存在针对酸性核蛋白抗原Jo—1的沉淀抗体。其中8例为多发性肌炎(PM)、1例为皮肌炎(DM)、2例为重叠综合征。(见表) 结果显...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3
口腔粘膜白斑的最主要问题是镜检细胞有无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提示恶变可能.无不典型增生的损害很少发展成不典型增生,称为良性型.其特点是角化过度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每...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4
作者对9例异位性皮炎(AD)患者的皮损和未受犯皮肤的组织切片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检查、电子显微镜检查,并用与人类T细胞及其亚群(OKT_3、OKT_4、OKT_8、抗Leu-1、抗Leu-2a、抗L...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3
尿布皮炎最常见的原因是潮湿和粪便的刺激所致,尤其在有脂溢性或异位性素质的婴儿.念珠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和粪杆菌常常迁生.值得注意的是婴儿腹股沟部位甚少发生霉菌感...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5
作者应用DNCB诱发琢鼠实验性接触性皮炎定时活检,制备表皮片,用改进的ATP酶细胞化学方法染色,连续观察表皮LC的动态变化.在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抗原激发后12小时内.LC密度显著下降,树枝状突减少:2~5天内,表皮LC几乎完全消失;以后LC开始重建.14天内密度恢复正......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6
免疫病理学是免疫学渗透至组织病理学中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在皮肤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解决组织病理学无法或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Rieg.,A,王秉鹤,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RiegerAStinglGOchiaiKKinetJP,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3
正常人表皮郎格罕细胞(LC)能特异性结合IgiJ,这种结合能被针对高亲和力IgE-Fc受体(FcERI)单克隆抗体(mAb)15-1完全阻断.然而,抗低亲和力IgE-Fc受体(FcsRII)mAb MHM、抗II型IgG-Fc受体(FcγRII)mAb IV3或乳精则不能阻断IgE结合至LC.这些观察结果提示IgE结合至LC......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 赵辨,, 来源: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84
郎格罕细胞(LC)是一种树枝状细胞,不仅位于表皮层,也见于真皮及附属器、粘膜、淋巴管、淋巴结、胸腺以及毛细血管内.正常人表皮LC密度为400~1,000个/mm2,占表皮细胞的3~8%.L...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秉鹤,Wolf.,K,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军,王秉鹤,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