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11
风药是指具有春气风木特性的一大类药物的总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皮肤科。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多与风邪有关,风邪的善行数变导致了皮肤病治疗难度的加大,而巧妙的运...
[期刊论文] 作者:邢良,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12
"肺主皮毛"理论源自《素问·痿论》,理论溯源虽早,然后世医家辨证论治却应用甚少。瘾疹(相当于西医荨麻疹)为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以"肺主皮毛"理论为基础结合导师王玉玺教授......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安,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信息 年份:2011
湿邪在皮肤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诊治过程中要根据皮损、脉证仔细辨证,力求分清阴阳、虚实,按照湿邪所在表里、脏腑和其所夹杂的它邪进行论治,同时兼顾人体的正气...
[期刊论文] 作者:王军利,王玉玺(指导),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3
王玉玺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学验俱丰,擅治疗疑难性皮肤病,疗效甚佳,现将其......
[期刊论文] 作者:赵有利,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信息 年份:2010
以温经汤、当归四逆汤两首具有代表温经散寒法的经方进行逐一论述,针对近10余种疾病进行20余种证候分析,简单加以概括,并进一步总结上述方剂在皮肤科中的具体应用,以便更好地运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京玉,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信息 年份:2012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颊粘膜、龈、舌、腭。其损害特点为口腔黏膜树枝状或网状银白色细纹及糜烂、小丘疹、萎缩性斑块,偶见大疱性损害,属......
[期刊论文] 作者:程振中,王玉玺(指导),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2005
王玉玺教授是黑龙江名老中医,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介绍其用虫类药治疗皮肤病经验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苏战豹,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信息 年份:2009
经方乃万方之祖,而桂枝汤作为经方之首方,其地位不言而喻,又桂枝汤类方为张仲景运用最多的一类方剂,其基本功用为调和营卫、气血、阴阳,可治疗诸病之营卫不和者。而皮肤病中...
[期刊论文] 作者:宫安明,王玉玺(指导),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3
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和湿邪致病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探讨风能胜湿的理论依据,指出应用风能胜湿理论辨治皮肤病可从表里、脏腑两方面着手,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义德,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9
本文对近五十余年全国各中医杂志、学报等报道(兼采书籍著作)的治疗荨麻疹的经方,根据六经病的特点,大体按六经分类,以此抛砖引玉,以便学者对经方治疗荨麻疹更深入地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丽娜,王玉玺(指导),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3
王玉玺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顾......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云倩,殷红武,王玉玺(指导), 来源:吉林中医药 年份:2013
王玉玺教授是我国著名皮肤病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3批、第4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教授从医四十余年,擅长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症,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师学...
[期刊论文] 作者:安立辉,刘贵军,王玉玺(指导),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2008
王玉玺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医45年,主要从事结缔组织、各种疑难皮肤病、乳房病、周围血管病等方面的研究。注重于科研创新。拓展了中医“毒”邪......
[期刊论文] 作者:杨素清,袁锐,闫景东,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份:2011
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皮肤科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志,程振中,赵玉娟,王玉玺(指导),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病机复杂,实则先天禀赋不足,肾虚是其根本。王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反复推敲,以“毒”立论。从西医学的角度结合中医理论,王教授将SLE病程中形成的引起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