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头皮外周血流减少的首发临床特征之一是脱发,因此减少头皮血流可能引起脱发已成为一种假说.头皮的供血类似于身体其它部位皮肤的供血,也来自于皮下组织.毛囊一般位于真皮下部,而头皮毛囊则位于皮下组织上部,毛囊的下1/3由丰富的血管丛包绕,它是由长的、有些平行......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成人线状IgA病(LAD)和儿童慢性大疱性皮病(CBDC)是在真皮表皮连接处均有线状IgA沉积的临床上不同的疾病,其抗原是否相同?尚不明。在人和动物组织中,这些抗原的表达亦未被研究。为此,作者以人的皮肤:结膜、口腔粘膜、直肠和阴道粘膜、胎盘组织等及猪、大鼠、家兔......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银屑病的角朊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导致鳞屑形成,是非特异的,而多形核白细胞(PMN)移入表皮现象对其发病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作者用UVB和局部PUVA照射健康的志愿受试者,之后用弹性酶作酶标,以观察其对以外伤和白三烯B4(LTB4)作为趋化性刺激诱发的表皮内PMN聚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手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和内源性湿疹。它常是职业性的或因工作条件而加重。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职业性和非职业性手部湿疹之间的流行病学差别。研究包括1985年1月~1986年12月在新加坡中路医院接触性皮炎门诊就诊的全部湿疹病人,共2110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患者,女,62岁,1985年10月左胫骨骨折后出现肩髋部疼痛和僵直。1986年2月,热浴后出现肩臂剧烈疼痛;4月,走200码路程后,两侧腓肠肌疼痛;5月,双下肢脉搏缺失;6月,青年时患的雷诺氏现象复发;7月,化验血红蛋白9.6~9.3g%,ESR130-52mm/h。......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2
最近的研究显示异位性皮炎(AD)病人皮损中的花生四烯酸衍生的炎症介质增多,组织中类花生酸的浓度取决于游离花生四烯酸的利用度,后者又与对钙敏感的磷脂酶A2的活性有关,此酶从磷酸甘油酯中,主要是磷酯酰胆碱(PC)释放不饱和脂肪酸(PUFA)。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比较AD......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1
锌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但动物和人缺锌时常伴发皮肤损害.在猪通过补锌易使因缺锌形成的斑块和角化不全消退,在人类中度缺锌常伴发红斑鳞屑性皮疹,在严重的遗传性缺锌的儿童和完全靠胃肠道外供给营养的一些成人可见到肠病性肢端皮炎的特征性改变.......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郭英年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1
本文报告1例19岁男性患者,1985年3月患严重痤疮,用足量的二甲胺四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满意疗效,皮损恶化形成痛性结节囊肿性损害,遂用强的松龙治疗.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减少,后改用13-顺维甲酸80mg/d(1mg/kg/d)治疗4个月,痤疮消退.但停用该药不到2周,患者头皮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Ganz PA〔英〕,王爱平(摘),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沈丽玉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一种肉芽肿病,多见于胫部,常伴有糖尿病,发病机理不明。已证实有真皮胶原、皮肤血管供应和免疫反应不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王端礼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2
研究了100例1988年9月~1989年8月间伊丽莎白皇后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发疹病的患儿。参加本研究的标准是急性红斑疹伴短期发热,不包括典型麻疹和水痘患儿。对每例患儿详细记录年龄、症状、药物史、接触史、免疫接种和过去病史,进行全身体检。作咽拭子细菌培养,咽拭子......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沈丽玉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最近有几篇研究表明痣数对恶黑是一种高危因素,但有关痣的分布和危险因素的关系知道很少。本文作者在苏格兰白种人群中,调查了不同部位间痣数、特定部位与全身痣数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平摘,沈丽玉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2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亲神经性因子,可促进感觉和交感神经元的生长与分化。应用抗人类神经200kD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对72例皮肤黑素细胞痣,47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细胞瘤(恶黑)和33例皮肤转移恶黑进行了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