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4
曲海钩沉王染野一、“孟子书”考辨自冯沉君教授在《古剧说汇》一书中,提出“孟子书,乃是艺人所演说的一部书目”以来,五十多年中,治曲艺史的学者们皆因袭此说。1991年3月,春风文艺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正】 冒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士,其姬妾董小宛,也是秦淮著名歌伎,以唱昆剧为主。正由于这些原因,冒、董去世后,江南文士与戏曲家们,都对他俩表示深切怀念,所以到了乾嘉时,...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民主 年份:1990
梅兰芳先生一生所交的朋友甚多,此文只介绍他与邓拓、齐如山、王生香三位的友情,从中可以看到,梅氏从艺为人的种种值得学习的美德。梅兰芳赠画扇与邓拓梅先生有一把自己绘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昆剧是从昆山腔起始,经过昆曲的研制成功,最后才形成或发展而来的,它是吴地历朝历代多种文化的结晶.昆曲不是魏良辅一人独创,而是综合发挥了当时许多戏曲家与戏曲音乐家的集...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在清末民初的上海京剧界,冯子和先生确实是一位重要人物。冯先生(一八八五——一九四二)字春航,江苏吴县灵岩山畔白马涧人,其父冯三喜是晚清著名的京剧演员。《中国戏曲...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8
【正】 1982年,我在撰写《锡剧传统剧目考》的书稿时,就对锡剧的总源头开始作了些探讨,在常帮锡帮何者为先的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我对这一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现在,把我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4
大家知道,梅兰芳除了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之外,他还长于绘画。他一生所作梅花画幅极多,因喜其是高洁之象征,是一种人格力量的表现。南下演出时,在上海他结识了...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在以往论述梅派艺术特色的文章中,大都是着眼于梅先生在发展青衣、花旦、刀马旦乃至花衫的表演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而把梅派戏之所以如此精美,如此完整,如此臻于化境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我国京剧界梅、程、荀、尚四大名旦,人人都擅长绘画,但能作诗者,仅梅兰芳、程砚秋两位大师,而后者诗作之意境,并不逊于前者。程砚秋在少年时,得到著名诗人兼剧作家罗瘿...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5
肖长华,是我国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大师。他是江西新远人。十八岁拜宋万泰为师,学丑角戏,在清末时,便先后与谭鑫培、梅兰芳两位大师配戏,深受谭梅二位推重。他擅长方巾丑,...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厘清“月榭主人”等戏曲曲艺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明清江南戏曲曲艺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对诸多史料的考辨可以得出结论:“月榭主人”即松江王玉峰,著《焚香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常熟近世戏曲家大抵是其它方面的专家,文化层次高,自成特色。通过对这些戏曲家的增补、考辨和订正,可知近世常熟不乏戏曲大家,作品亦为数不少,推动过江南戏曲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冒襄是明末清初著名人士,戏曲造诣颇深,其姬妾董小宛为秦淮著名歌伎,擅唱昆剧。冒襄昆剧家班知名角色多,演出技巧较高,清初以后所演剧目带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冒董二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近世以来,戏曲史事颇多讹错。经考辨,“孟子书”非宣讲圣贤之言的说部,而是一位管理京瓦伎艺的乐官;《冯玉兰》非元杂剧,而是明人作品,明永乐、宣德后作者被托名为元人;据明代曲家陈......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正】 吴炳,江苏宜兴人,是我省明代末年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所作《西园记》、《画中人》《疗妒羹》《绿牡丹》及晚出的《情邮记》,合称为《粲花别墅五种曲》,是浪漫主义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2
【正】 陈铎笔下的明代“川戏” 历来论川剧者,多称其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于在那之前,特别是元明两代的四川戏剧活动,则不甚了然。近读明代南京曲家陈铎的《滑稽余韵》和《秋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据、、、、、等考证的结果证明,梅巧玲(梅兰芳的祖父)这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在江苏众多的滩簧中,苏州滩簧是最早形成的。它从明代“南词”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吸收了昆曲与弋阳腔的成份而最先在苏南舞台上出现。因此,认为“滩簧是在清咸同间流行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染野,, 来源:民主 年份:2002
杰出的教育家、作家、语言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祖籍吴县东山,其父辈早已定居苏州城中,我与他的儿子叶至诚(作家)、儿媳妇姚澄(名演员),在一道搞戏曲改革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