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9
我县于1986年从丽水地区农科所引进了0.2公斤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金竹、石练二地对迟熟杂交晚稻汕优6号的长秧龄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 来源:浙江科技简报 年份:1984
遂昌县去年在山区积极推广抗稻瘟病的浙丽1号,一万亩单季稻增产200万斤。遂昌县有四万亩山区单季稻,主要分布在海拨500~1000米的崇山峻岭间,雾多、露重、湿度大、日照少,很容...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1
高级畜牧兽医师俞德珍,曾当过20多年的遂昌县畜牧兽医站站长,是该县少数几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1993年,老俞从县农业局退休。他满怀一身畜牧兽医技术,并且......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 来源:浙江科技简报 年份:1984
本刊去年第6期刊载了我的《“6202”在稻瘟病区大显身手》一文后,曾先后收到了省内外一些兄弟单位要求引种的来信来函。这里就各地提出的该品种的适应性问题谈点初浅的体会,...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 来源:浙江科技简报 年份:1983
本刊去年第10期曾报导了稻曲病对人畜的毒害一文,这期再刊登有关这方面的两篇文章,供各地参考。——编者Article 10 of last year has been reported false smut virus on...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 来源:浙江科技简报 年份:1983
由省农科院植保所、丽水地区农科所合作育成的水稻早熟晚籼新品种“6202”,去年在遂昌县主要稻瘟病区,作单、双晚共试种了200亩左右,平均亩产单季稻都在1100—1200斤左右,高...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 来源:今日科技 年份:1987
遂昌县人民医院研制的85超声显象剂,于今年5月由浙江省科委主持在杭州通过了技术鉴定。用B型超声波检查胃部疾患和打开“胃窗”,是医学界棘手的一大技术难关。遂昌县人民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朱宜根, 来源:丽水农业科技 年份:1996
水稻在分蘖期和始穗期喷施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BR-120”,对穗粒结构、产量、株高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亩有效穗平均增2.2万,增11.7%;每穗实粒增加1.1-8.9粒。结实率提高2.7个百分点,千粒重增1.2g;平均亩......
[期刊论文] 作者:唐昌华,王林铨, 来源:丽水农业科技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姜仙贵, 来源:丽水农业科技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吴维成, 来源:丽水农业科技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吴维成,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7
本文总结了68.9hm^2杂交早稻汕优浙3示范方,在生长期前期遇持续低温阴雨的不良天气条件下,获得平均产量5641kg/666.7的高产,其主要技术经验是选配优良的当家杂交组合;育好壮秧;合理密植,插足落田基本茎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邱诞根,朱宜根,吴维成,谢文法,黄利军,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7
本文总结了68.9hm2杂交早稻汕优浙3示范方,在生长期前期遇持续低温阴雨的不良天气条件下,获得平均产量5641kg/666.7m2的高产。其主要技术经验是选配优良的当家杂交组合;育好壮秧;合理密植,插足落田基本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铨,朱宜根,郑建初,唐昌华,夏根和,赖根茂,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水稻在分蘖期和始穗期喷施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BR-120”,对穗粒结构、产量、株高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亩有效穗平均增2.2万,增11.7%;每穗实粒增加1.1~8.9粒;结实率提高2.7个百分点;千粒重增1.2g;平均亩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