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臧克家,,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2004
本刊二月号发表的王拾遗同志所作‘白居易关於农民的诗’一文对‘觀刈麦’的解释是不妥当的,臧克家同志的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在处理王拾遗同志的文章时没有发觉这个错误,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陈珏人,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5
最近两年中间,关于白居易的专著出了好几种,我选读了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10月二版王拾遗先生写的“白居易研究”一体。...
[期刊论文] 作者:马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一据顾学颉①、王拾遗②两位先生考证,白居易青年时期曾在徐州符离与一位名叫湘灵的邻家姑娘相爱,由于湘灵出身普通百姓之家,与官宦白家门第悬殊,结果二人未能结为眷属。...
[期刊论文] 作者:陈珏人,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6
读了王拾遗先生写的“关于‘白居易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承他和我商讨关于我对他的大著所提出的不成熟的意见,这样交换意见,可以把问题谈得更明白些,我很高兴继续和王先生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袁宗一,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88
王十仪(笔名王拾遗)先生,一九一七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九四四年七月,考入国立东北大学中文系读书,一九四八年六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期刊论文] 作者:周亚齐,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去年各种刊物发表的文章,如:张安祖同志的《关于的新探索》(《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王拾遗同志的《论的主题思想》(《宁夏大学学报》八○年第二期)、张红同志的《主题重议》(《南开大学学报》八○年第六期)、...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明代唐诗评论家胡震亨,在他著的《唐音癸签》中说:“元遗山有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盖谓义山诗用事颇僻,惜无人注释也...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多年来就有所争论。概括言之,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讽喻君主说;二、爱情悲剧说;三、两重主题说。一九七八年十月,在西安举行的“古典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1953
白居易在他的一生里,留下近三千篇的诗歌,听接触的范围很广,所歌唱的事物很多。在这里我愿意把诗人有关农民的诗歌,提出几篇谈谈,作为诗人一千一百八十一年的诞辰纪念的献礼....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元氏长庆集》卷第九,存诗四十八首。卷首注云:“伤悼诗”。第一篇《夜闲》题下自注:“此后并悼亡。”据此可知,本卷所存四十八首诗,绝大部分是悼亡之作。关于这些诗,...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诗,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今文《尚书·舜典》的一段记载: “帝曰:螫!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 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1
一白居易在《养竹记》中说。“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这是白居易在长安租赁住宅的开始。当时,白居易是只身住在长安,而且校书郎的俸钱较少,每月只有一万六千钱,无力租赁高宅大院,正如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中唐诗人元稹,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七七九),死于唐文宗大和五年(八三一),终年五十三岁。元稹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七个朝代,他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4
水浒传里描写酒楼和酒店的地方很多:有的是大城市的酒楼,有的是乡村中的酒店,可见当时人们是很喜欢喝酒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一 白居易喜爱音乐,而且有深湛的修养。 他对音乐不只是听听而已,还有自己的观点,往往以自己的音乐观去评价歌曲。他把音乐和礼教联系起来看,常常是礼乐亚称,他说:...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一、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流派之一。中国的古代文学也不例外,现实主义仍然是主要的流派。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当然需要某些作品具有真实的思想和适合于表现这种思想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十一、杨琼 卢戡 严涧 穆宗长庆四年,元稹在绍兴越州刺史任上,曾写过一首《和乐天示杨琼》诗,诗中提到几个在江陵时的友人。诗云: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一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是比较辉煌的,而且有其特色。如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所谓建安时代文学,不应该只限于汉献帝的建安二十五年,而应该从汉献帝即位的初平...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关于陶渊明(以下简称陶)归隐的性质问题,争论多年,至今未能统一认识。问题虽小,它涉连着对陶诗的评价,甚至对陶本人的评价,实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近来学习陶诗,偶有所...
[期刊论文] 作者:王拾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一、杨巨源 《唐才子传》卷五云:(杨)巨源,字景山,蒲中人。贞元五年,刘大真下第二人及第。……巨源才雄学富,用意声律,细挹得无穷之源,缓有愈隽永之味。长篇刻琢,绝句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