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尊宇, 来源:科技馆 年份:2004
13球问题就是球的密装问题,即在一定空间中如何装球能装得最多。该问题是1694年英国天文学家格里高利与牛顿探讨天空中星球分布而引发的:一个单位球能否与13个球相切?为便于使...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尊宇,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份:2020
“碰撞的涡环”是一件创新展品,历经半年的研发制作,展品结构几次修改,最终研制成功。可以说,这件展品的成功,取决于制作人员的坚持和流体力学研究人员提供的专业数据。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尊宇, 来源:科技馆 年份:2003
这件展品是一件几何拼砌类游戏。一个立方体有6个面,如果选取6种颜色,那么可以把各个方面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调换涂色的次序,共得到30种不同的彩色立方体。取这些立方体中的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尊宇, 来源:科技馆 年份:2005
2002年8月18日,天津科技馆数学厅对外开放。但数学厅的展示内容究竟适合不适合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口味?观众参观后收到怎样效果?而且目前的数学厅只是计划中的第一步,今后还......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尊宇,, 来源:大科技 年份:2019
1665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观察到“耦合振子”同步现象,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这种现象.至今,有很多科学家都在认真研究这个现象,并采用了音乐节拍器来改进惠更斯的实验,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尊宇,杨韬, 来源:科技馆 年份:2005
科技馆的数学类展品中,展示拓扑内容的占有重要比例,如拓扑玩具、莫比乌斯带、四色定理、七桥问题、纽结、克来因瓶及本文要介绍的哈密顿问题。...
[会议论文] 作者:吴凡,王尊宇, 来源:第二届海峡两岸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2
科技馆的任务是面向公众宣传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作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作用。通过举办科普教育类型的展览及...
[会议论文] 作者:王尊宇,杨韬, 来源: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亚太科技中心协会 年份:2016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那么,互联网+科技馆展品,会将科技馆传统的科普模式引领向何方?本文以“机器人展区”为例,论述了如何将互联网和展品结合形成新的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会,王尊宇, 来源:科技馆 年份:2000
[会议论文] 作者:王尊宇,杨韬,郭晶, 来源: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年份:2019
对于一家运营时间超过5年的科技馆来说,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展品的维护与更新.这些问题不能只根据展品的表象来进行解决,而是要综合多个方面,从更深层次进行分析.笔者总结多年来从事展品维修的经验,对科技馆建立展品维修评价体系进行了简单论述,希望有更多的展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