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行政与法 年份:2019
王凌皓,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94
邓小平人才观简论王凌皓人才,辞海释义为:有才识、有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可以说,古往今来,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伯乐并不少见。但是,像邓小平那样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人才观,并将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吴希, 刘静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6
王凌皓吴希刘静茹孔子理想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君子人格,其义理根据是仁与礼;本文从天人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物我关系等几个方面探析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孔子所强调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白蕾, 来源: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师尊,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凌皓女士在教书育人之余,本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在广收博采诸多专家、学者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经十余年的呕心沥血,潜心研...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1994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明代国子监内部教育行政管理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代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本文拟就明代国子监教育行政管理的几个特点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年份:2001
本文对中国传统蒙学的教学思想从二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梳理。一是从教学原则的角度,重点介绍了蒙学教育中一贯尊崇的教学理念;二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重点介绍了蒙学在识字、写字......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学会生存》是上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文献。本文就其问世的历史背景,阐发的主要教育思想如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有助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7
阳明学派的道德教育理念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东传日本之后,对日本古代,乃至近代道德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中日阳明学派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吉林教育科学 年份:1994
简论明代国子监教学管理的几个特点东北师大王凌皓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学校必须采取各种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保证通过教学工作实现培......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私学大师。他在教育教学上努力开拓,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由于他十分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
[学位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2
论文所研究的课题是一个既传统又具有开拓性、创新意义的课题,说它传统是因为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亘古以来人们不曾中断的热门课题;说它具有开拓性,是一个创新性的课题,是......
[会议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 年份:2004
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私学中基础教育部分。私塾有多种办学形式: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属于用...
[会议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对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与概括,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儒家道德教育理念即儒家关于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地位与作用、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8
【摘要】在汉代,太学主要有三个职能,一是封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行使教育管理、人才选拔的职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行使育人职能;三是学术研究机构,履行对儒家经典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发行职能。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注重教材建设、重视考试、鼓励质疑辩难、尊......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直至今天,始终摆在中国人,乃至世界上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专家、学者面前的一个既旧又新的课题,是一个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
[会议论文] 作者:王凌皓,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丽丽,王凌皓,,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2011
先秦儒家主张在人际交往中以友辅仁、以文会友,这是一种立足于个人成长进步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人际交往观,为当今确立新型的人际交往观,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维...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晶, 王凌皓,,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9
南宋四大书院在各自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其教学艺术在名师巨儒的教学实践中以“美”的形式产生并积淀下来。本文从教学意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治......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丽丽, 王凌皓,,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0
传统儒家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有着生活情感上的本源,这是实施道德教育最可靠的基础;同时,家庭内的道德情感还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拓展性,于是采取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治理模式。对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