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68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2
南宋姜(?)的著名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一直是高中《语文》的“保留节目”,但是,这首在今天中小学课本中唯一留下古谱的宋词,却总是被单纯化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来讲解,...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2006
自明代以来,刊刻元杂剧多以“折”作为场次划分的标志,关于“折”的起始与本义.前辈戏曲研究家对此虽有种种说法,但都为明代人“分场”说法所囿,无法撩开元杂剧“折”的神秘面纱。......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份:2000
目的:用比色法快速测定胱氨酸的含量。方法:胱氨酸可将Fe^3+还原成Fe^2+,后者可与邻二氮菲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采用比色法直接测定胱氨酸含量。结果:胱氨酸浓度在0.25-2.5ug/ml......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王实甫《西厢记》张生“跳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可是,有些研究者却以为王实甫写这一情节出现了“漏洞”。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第...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历来注家都认为此句包括三种乐器,而胥洪泉同志最近撰文认为唐代“胡琴就是琵琶”,该句只有两种乐器,即“琵琶...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04
"大观园试才"是贾宝玉第一次在包括贾政在内的公众面前展示自己才情,长期以来,这次试才常被误解为作者要借此机会展现宝玉的文学才能,其实"大观园试才"运用了三组对照关系刻...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名篇《游褒禅山记》,以其卓越的识见和深邃的哲理而著称,后人叹为观止。徐凤霞同学的《华山洞外的红叶》也是一篇褒禅山游记,紧步大手笔后尘,常有班门弄斧...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5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趣......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写作 年份:2001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经说过:“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和丑陋”。小小说《倒计时》正是通过所写的“滑稽事物”——禁止土葬进入倒计时,揭露和讽刺诸如陈德海一类下级干部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5
金院本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对金院本的认识和研究均信从明代朱权“行院之本”的说法,从王国维先生的“倡伎说”到郑振铎先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是现行高校通用的教科书,笔者认为其第六编《元代文学》的“绪论”部分对中国古代戏曲形成的论述存在问题,特提出祈方家指正。原文如下:Yuan...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年份:2001
根据红霉素在碱性介质中与龙胆紫形成离子对,于633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点,测定红霉素含量.平均回收率99.6%,RSD=0.42%.该法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书法之友 年份:1995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许多诗人写下了品评书家及其书作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唐代诗人的书法观,对唐代和后代的书法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唐代诗人的书法观总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巢湖师专学报 年份:1999
今天人们说屈原自沉汨罗江是因为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郢都,这种说法都是源于清初王夫之对屈原《哀郢》一诗的误解和推想。本文以历史记载为依据,结合《哀郢》,从时间、空间和事理等......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巢湖师专学报 年份:2001
南宋姜夔著名词作(淮左名都)曾附有自度曲,可惜长期受文学与音乐分隔研究的限制,对这首词的评析研究多局限于文学方面,而它的万分宝贵的音响资料--曲谱,至今还没有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2003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现行全国高校通用的教科书,其第六编"元代文学"部分说第二折是写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乞巧排宴的,其实古今各种版...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3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第三章第二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认为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有意让张生解错了莺莺的“诗简” ,这样...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岭,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阐述曹雪芹的《红楼梦》和他祖父曹寅的《巫峡石歌》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作品的构思技巧、框架结构以及情节安排、思想内容等方面探寻相似点,证明曹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