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2
时间:2012年11月8日地点: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分社办公室牟晓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牟):刘老师,您觉得与十年前比较,近十年的美术类出版物有哪些...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2004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入选了14件(套)陶瓷艺术作品(紫砂类除外),其工艺精湛、富创新性,适足全面反映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收藏 年份:2010
20世纪90年代初,陶瓷收藏曾一度被收藏家们当作"冷门股",古陶瓷市场交易数量少,交易额偏低,甚至时常出现瓷器打包买卖的情况。随着古陶瓷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慢慢被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6
陶瓷生产与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紧密相连,景德镇人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对时间运行规律、自然气候规律、瓷业生产规律以及人的精神活动规律等进行总结,合理安排生产、生...
[学位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 年份:2014
本文以瓷器作为艺术与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与媒介为着眼点,选取瓷器大规模外销的明、清两代为纵向维度的时间段,以明清时期一枝独秀的景德镇瓷器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国家和地...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04
现代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后来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并影响到世界各国。时至今日,设计专业艺术留学的目的地仍较明显地集中于欧美国家的大学,本文的访谈对象也都曾在...
[学位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 年份:2011
十八世纪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丝绸、瓷器、茶叶等深受西方社会欢迎的中国产品的出口,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为更好地满足西方国家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适应...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民艺 年份:2004
面灯,也称面盏,山东胶东地区(1)民间俗称"灯碗"。面灯流行于山东及东北三省部分地区,是这些地区农村广大民众在农历正月十五常用的一种节庆和祭祀用具。面灯与胶东地区民众...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儿童美术教育的对象,以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对儿童年龄段的定位为参照,即3岁至12岁的儿童群体。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在意志、情感、机能、认识等方面显示出其独有的身心特征,与...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8
近几年流行于城市年轻人群中的微景观,主要是用苔藓、蕨类或者多肉等生长习性温和、易种植的植物,搭配各种造景小玩偶、石头、枯木、贝壳等配件,运用美学构成原则,组合在...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2
拥有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然而由于近代以来的历史原因,中国古陶瓷研究却落后于西方国家。作为资深的古陶瓷研究专家...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8
以曲中翘楚《西厢记》为代表的戏曲故事,为中国古陶瓷装饰所广泛借鉴和运用,既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流行风尚,也契合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市井文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2015
作为过去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存在,被我们称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喷文化遗产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正在越来越受到当代社会的极大重视。当这些传统的或是历史的观念与价值通过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剥离其本身的物质基础,我们所见的是一种作用于人们观念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0
小池燕舞戏飘萍,菡萏尖摇唱柳莺。  风送花朝蒲带露,雨收云暮草拥亭。  轻轻陌上残英落,涩涩枝头青果成。  溪畔牧笛聲送远,不知吹与几人听。  赏荷(通韵)  又睹清池生碧莲,熏风拂动起云烟。  盈眸嫩绿刚舒蕊,一点新红枕暮蝉。  叶上莺啼传妙韵,湖中蝶舞衬......
[会议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在社会持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古老的景德镇也在分享发展和进步所带来的文明成果,瓷业生产正进入到又一个高潮阶段.但一个无法忽略的现实问题也摆在人们面前:不断...
[会议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2018“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12
有西方学者认为,自中世纪以来,可能没有一种物质媒介像瓷器这样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欧、亚海路通商以来,瓷器在中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来看,这...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收藏 年份:2012
在中西瓷器贸易达到鼎盛期的18世纪,中国瓷器装饰上出现了西方的人物、花卉、建筑及徽章等种类丰富的西洋图像,瓷器也成为中西方艺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此时西洋艺术东...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2019
【内容提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入选了14件(套)陶瓷艺术作品(紫砂类除外),其工艺精湛、富创新性,适足全面反映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中国好手艺展 当代陶瓷艺 术多 元工 巧创新  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从......
[期刊论文] 作者:牟晓林, 来源:中华手工 年份:202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作为一名“80后”,浙江龙泉青年陶瓷艺术家支持从小对二十四节气歌耳熟能详,但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却不甚了解.直到从事龙泉青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