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程奇立,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0
牛志平、姚兆女两位同志编著的《唐人称谓》是一本专门介绍唐人称谓的工具书。该书将众多唐人称谓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引证和解释,对于研习唐代文史的一般读者不无裨益。然而从...
[期刊论文] 作者:黄震云,,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0
牛志平编著的《唐人称谓》(三秦出版社1987年出版),是部全面研究唐人称谓的著作,它填补了我国研究古代称谓的空白,为文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对文艺工作者们在...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建筑技术 年份:2010
结合兵器科技信息大厦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的深化设计方法,包括梁钢筋在遇到柱型钢时的三种解决方法,即绕过柱型钢、穿过柱型钢腹板和与柱型钢翼...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14
高中生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而默写也一直是教师督促检查学生背诵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对默写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予以...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0
谈到武则天与宗教,历来学者多注重她对佛教的信仰和利用方面,而对她与儒、道等教的关系,则很少有人作全面的考察。在研究武则天的宗教思想时,我们发现,她对各种宗教均取...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惧内,俗称怕妇,在男女平等的当今时代,人们以此为谑语,并不以为然。殊不知在男尊女卑的夫权社会也存在惧内现象。尤其是在唐代,惧内之风忒盛,几乎成为上层社会男子中流...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离婚与再嫁是受贞节观念制约和支配的。所谓贞节,是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这是封建时代对妇女的一种片面要求。在我国古代,自开始重视和强调贞节以来,妇女的离婚、再嫁...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5
无论旧史以至今日史书,对宦官向来没有好评,认为这些“刑余之人”多不是善类,专权乱政,又将其专权主要原因归之于皇帝昏庸。其实这一结论并非中肯。从出现宦官专权的各朝代看...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6
宦官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旧史或称寺人、阉宦、中官、内官、内侍、大监等,是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在宫廷内服侍奔走的人物。在某些时候,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政...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女性,是大多数中外剧作家笔下的主角。我国戏剧从元杂剧到近现代话剧,也大都以女性为主角。这些以女性为主角的戏剧所反映的女权思想、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总是围绕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7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是封建经济关系以及建筑在此基础上的政治制度、法权制度和道德习俗等综合的产物,是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章考察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家训的历史、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目的及经验等。全文共分四部分:1.家训,简述先秦至明清,家训从萌芽形成到成熟繁荣至广泛推广的历史,着重从修身...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5
中国人称订婚男女为“赤绳所系”,称婚姻为“千里姻缘一线牵”,都是缘于对“天命”的信仰。所谓“前生缘份,今世婚姻”,让大多数不熟识的男女,心甘情愿地完成婚配。...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4
古今中外 ,人们均有生日做寿的习俗。本文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宗教观念等方面考证了中国做寿习俗的起源、发展和广泛盛行的原因 ,以及不同时期帝王将相和庶民百...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文博 年份:1993
丧葬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由于普遍存在着灵魂不灭的观念和孝道礼仪的影响,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等级差距的扩大,统治阶级和富有者在丧葬上表现出...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文博 年份:1986
程修已墓志,三十行,三十字。正书,篆盖。旧存陕西成宁县,今在陕西省博物馆。唐故广平程府君墓铭盖唐故集贤直院官荣王府长史程公墓志铭并叙乡贡进士温宪撰男进思书男再...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3
先秦诸子散文《逍遥游》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历来受到重视,是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篇目。但是各种版本的教材所作的注释及翻译多处引起争议。苏教版有一处注释,笔者在教学的过...
[期刊论文] 作者:牛志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7
【正】 中国历来以妒为女子恶德,在古代文献中关于妒妇的记载甚多。所谓妒妇,盖专指妒忌丈夫纳妾嫖妓的妇女。这是封建制度下产生的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先秦的史传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