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波,牛庆琴, 来源: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超声改变与心电图变化对照分析杜波梁兰牛庆琴高荣运王俊燕(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9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3.5岁,男...
[期刊论文] 作者:杜波,牛庆琴,高荣运,王俊燕, 来源: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超声改变与心电图变化对照分析杜波梁兰牛庆琴高荣运王俊燕(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9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3.5岁,男...
[期刊论文] 作者:牛庆琴, 郭文,,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刘燕,牛庆琴,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2002
目的:探讨急症PTCA术后在CCU 48h内的监护与护理方法.方法:监测心电、血压、穿刺局部的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38例急症PTCA术后患者,48h内出现短阵室速2...
[期刊论文] 作者:鞠燕,牛庆琴, 来源:哈尔滨医药 年份:2004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发展,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有效的缓解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该治疗技术具有不开胸、不全麻、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我......
[期刊论文] 作者:朱元凤,牛庆琴,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2003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以前壁、前侧壁、下壁心肌梗塞多...
[期刊论文] 作者:牛庆琴,崔俊余, 来源: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鞠燕,侯瑞,牛庆琴,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04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 目前房间隔缺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技术将缺损闭合,该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1 h左右)、不开胸、...
[期刊论文] 作者:牛庆琴,朱元风,鞠燕,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2003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段可压低,主要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患者迟早会发生心肌梗塞....
[期刊论文] 作者:宋志清,郭文,牛庆琴,, 来源: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8例,对照组28例,分别应用氧化酶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其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期刊论文] 作者:朱元风,牛庆琴,范培兰,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1995
患者女,52岁,以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收入院.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冠、抗菌等治疗,病情稳定,逐渐好转.后因突发脑梗塞,给予甘露醇250ml静滴,当输入约100ml...
[期刊论文] 作者:牛庆琴, 鞠燕, 刘燕, 赵德荣,,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2005
下肢动脉栓塞多见于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手术后病人,患者表现为下肢疼痛(为最初表现及主要症状),疼痛从膝部传导到足部,肢端皮肤紫黑,足背动脉搏动...
[期刊论文] 作者:李风莲,周俊华,牛庆琴,杜玉花,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2005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无器质性心血管病变,其临床症状是由于植物神经平衡失调所致[1],用一般的药物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冠脉造影可以排除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精神压力,缓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培霞,牛庆琴,朱元凤,张焕轶,赵庆平,吴云,杨丽华, 来源: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对24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正常人行潘生丁试验(DP-T)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T),评价其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发现DP-T的敏感性的66.7%,特异性96.2%,准确度为82.0%,而ET的敏感性70.8%,特异性为80.8%,准确度为76.0%,结果认为:DP-T是一准确性较好且......
[期刊论文] 作者:涂源淑,曾彪,王朝晖,吴剑萍,张蕴忱,朱颖,陈晓峰,李炜,唐小山,丘志仁,栾梅,吴云,李金龙,王凤珍,牛庆琴,窦学荣,张卫平,申德鑫,任耀先,王世伟,黄友林,邢家风,林治湖,邹桂泽, 来源: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1991
动态心电图(简称DCG),1961年由Holter首先应用,它是携带式心电仪能长时间连续记录病人各种状态下的心电图,可录得大量心电信息。随着技术进步日趋小型、轻便、多通道、多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