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永新, 来源:新教师 年份:2019
2018年底,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学术人生七十载——燕国材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齐聚研讨专家学者对燕国材教授的学术思想,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他在教育科学和心理...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1997
素质、人的本质及其它———与周作云、李明刚同志商榷燕国材今年《江西教育科研》第2期上,发表了周作云、李明刚《论“素质教育”》一文(以下简称“周论”),很值得人们一读。我现...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1994
究竟是谁的观点呈现一片“混乱”─—就“非智因说”的理论问题向李旷、潘源琛伉俪请教燕国材李旷、潘源琛伉俪的大作《关于“非智因说”的几个心理理论问题》(载《江西教育科...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1994
高师教育的出路何在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各类教育都面临看一个严峻的出路问题,高师教育也不例外。高师教育的出路何在呢?就此我想谈三点看法。一、高...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6
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燕国材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为偏重“双基”阶段,即偏重掌握基础知识与形成基本技能。这个阶段为期约30年(1949-1978)。第二个为强调智力阶段.即...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4
张载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燕国材张载(1020-1077)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做官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讲学和著述,在他的教育言论和教育实践中,蕴含有比较丰富的教...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中国古代人格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燕国材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只有人性论,没有人格论。虽然如此,但我认为,我国古代所说的人格与今之所谓人格基本上是一回事。因为从二者的实质看,人格即...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进一步谈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燕国材自198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之后,1985年我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亦可简称为IN结合论, ̄①嗣后又撰写了两...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特立学刊 年份:2012
2012年11月27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燕国材教授到我校讲学,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关于‘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报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燕国材教授,系湖南省桃源县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分配到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即今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教授、系主任、教...
[期刊论文] 作者:陈炳文,,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8
读了燕国材同志《凯洛夫〈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思想范畴》一文(以下简称“燕文”),不免令人有一种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会有的感想。本来可以见怪不怪,只因...
[期刊论文] 作者:朱永新, 来源:新教师 年份:2019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燕国材教授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在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两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学术思想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先如,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1999
燕国材七篇谈论非智力因素问题的文章代表了他非智力因素学说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在我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一学说有其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它在概念上的欠科学合理性、理论上的欠...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先如,,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9
燕国材七篇谈论非智力因素问题的文章代表了他非智力因素学说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在我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一学说有其积极作用。然而, 由于它在概念上的欠科学合理性、理论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宗六,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1992
自本刊今年第2期起相继发表萧宗六和燕国材二位教授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问题的学术争鸣文章后,引起了教育理论界和中...
[期刊论文] 作者:肖云瑞,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1988
燕国材同志的《凯洛夫〈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思想范畴》一文(载《教育研究》1987年第6期),给以凯洛夫为总主编的《教育学》(以下简称《教育学》)扣上一个“传统教育思想范畴”的帽子而加以全盘否定,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报纸论文] 作者:朱永新,, 来源: 年份:2004
1980年9月,还是大三学生的我,从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当时,教育科学元气尚未复苏,是“文革”后心理学科首次在该校重新开课。学校派出了最强......
[报纸论文] 作者:民进中央副主席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燕国材, 来源: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文章根据我国的非智力因素观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朱智贤的非认知观点,即非智力因素思想;二是维果茨基对兴趣、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看法;三是就二位心理学大师的有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