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5
行政法学现有的概念群无法给重大行政决策提供容身之所,它要么只能被作为程序性行为加以解释,要么便只能被作为行政立法或具体行政行为的替代品加以解释。无论是在概念内涵上...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19
修改《行政处罚法》,应当从法的规制目标、调控视角、规范结构、功能定位四个方面明确其基本立场。在规制目标上,《行政处罚法》需要回应风险社会的环境变迁,从单一走向多元,...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我国《行政处罚法》没有共同违法的直接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7条作了概括式补充,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界效仿刑法学所建立的判断标准,非但无法为共同违法的认定和...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11
台湾地区自1998颁布《菸害防制法》及2007修订以来,已基本完成有关菸害防控基本理论、手段、范围等方面的论证与架构,较为成功地与《菸草控制框架公约》(Framework Conventio...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法学论坛 年份:2010
在钓鱼执法司法审查中,放弃"程序违法"判断方法,转而以"行政违法责任构成要件"为对象,重点审查构成要件之"主观方面",寻找钓鱼执法与行为人违法意图之关系,严格区分"犯意引诱...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 年份:2017
由于应受行政处罚行为较多表现为行为犯,因而我国传统认识习惯于认为危害结果并非行政违法认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件,没有危害结果并不影响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这种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20
在我国的行政处罚理论与实务中,从刑法学上借鉴而来、用以苛责“法盲”的禁止错误理论,尽管获得了全方位认可,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来看,其并不一定合理。禁止错误在类型上...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12
毋庸置疑,对已沦为习俗的吸烟行为予以管制,必然会滋生侵犯公民权利方面之不妥,一般而言,其表现为与吸烟者行为自由权、烟商言论自由权、以及吸烟者与企业主财产权三方面存有...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5
在最新公布的《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部分,第59条创造性地规定了"按日连续处罚"制度,这在地方立法文本以及其他部门行政法上也十分常见。但问题在于,它和比较法、传统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20
在风险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复杂需求下,行政机关需要多元化处罚种类,但这一直受制于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保守立场。应当明确,试图以该法第8条限制处罚种类既不现实,也没有...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2
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及有责性三个判定标准,其中构成要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违法行为特征的各种条款。在由自由法治国向社会法治国的转...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4
经过十年多的发展,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已经渐渐远离政治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机关已经放弃了暗含在裁量基准之中的自制情结。恰恰相反,非行政处罚类裁量基准作为一种新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8
在我国行政组织法的发展与变革中,地方政府创生了一种在行政法理论体系上完全找不到对应的新型制度,它往往被称为"行政权力挂起",是地方组织法的新变式。从对地方立法实践的...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行政法学研究 年份:2009
作为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行为的上位概念,"非强制行政行为"从提出到广泛引用一直缺乏学理论证。实质上这一概念本身的存在意义及其科学性是存有质疑的,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背...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7
由于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决定涉及过多的不稳定因素,因而,现行司法实践偏爱于借用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2款的法解释通道,将其认定为终裁行为,从而拒绝对其展开司法审查。这种立场...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6
我国自下而上的行政程序法典化活动开展已久,但地方行政程序规定究竟应如何谋篇布局,至今仍未从理论上得到妥善解决。在体例中轴上,地方行政程序规定应围绕行政行为的种类展...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公共治理模式的兴起,要求反腐工作必须在硬法模式中补充软法治理新理念。相较而言,软法可能更加匹配反腐本质上所标明的道德禁令,而且在我国,它也具备较为完备的规范体系。不...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6
从逻辑上来说,行政处罚的责任能力应当只具有"有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两种类型,"部分责任能力"并不成立。在具体实践中,对两者的区别,除了有《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正式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税收遵从协议作为一种新型执法方式被广为应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界对其性质、合法性等方面的认识,争议颇多。从对现有文本的观察来看,税企双方签订税收遵从协议并不会...
[期刊论文] 作者:熊樟林,,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5
首先,正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公众参与的直接目的是为制度设计补偿民主,是"经验主义"的,与"理性主义"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我们要认识到公众参与并不是十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