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焦立果,,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年份:2014
本文将NGDC-720全球卫星岩石圈磁场(LMF)模型应用于中国大陆及邻区,探讨了不同分量的磁场及其梯度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特征;将该区域地形、活动构造、地壳厚度、地表热流等与LM...
[期刊论文] 作者:焦立果,,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6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rsted,SAC-C和CHAMP等一系列磁测卫星的发射,把地磁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热点。根据卫星磁测,结合近地表测量,建立了CM4、MF6和NGDC-720等一系列全球岩石圈磁场...
[学位论文] 作者:焦立果,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1
伽利略号飞船在长达八年(1995~2003)的时间里,通过对木星四颗最大的卫星(伽利略卫星)的掠过式探测,发现了不同程度及时空分布的磁场异常。关于这些磁异常的来源,现有解释机制包括空......
[会议论文] 作者:焦立果, 来源: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焦立果,张怀,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焦立果,陈化然,高孟潭,,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14
利用NGDC-720全球卫星岩石圈磁场模型给出的球谐系数,计算得到中国及邻区的岩石圈磁场分布;并与该地区活动块体及近10年(2003-2012年)MS 5.0以上地震活动性进行对比,发现岩石圈磁场......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新欣,刘晓灿,焦立果,,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17
使用COSMIC掩星和垂测仪,探测2011—2012年北京地区电离层临界频率数据,比较不同探测手段获取的电离层特征参量随地方时和地磁季节相关性的变化。研究表明:2组数据具有较好的相...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新欣,焦立果,刘晓灿,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14
使用COSMIC掩星提供的NmF2数据,利用傅里叶分析方法,研究全球F2层峰值电子密度的周年和半年分布特征,分析2010年LT12:00 14:00 NmF2周年和半年变化幅度及2008-2011年年平均值变...
[期刊论文] 作者:焦立果, 匡伟佳, 马石庄,,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0
伽利略飞船在木星四颗最大的卫星附近探测到了显著的磁异常.尽管磁异常不同,但是都来自于卫星内部和周围环境的磁流体动力学过程,例如冰下海洋的电磁感应,卫星的轨道运动与外...
[期刊论文] 作者:焦立果,匡伟佳,马石庄, 来源: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王天媛,焦立果,马石庄,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年份:2004
地球主磁场起源问题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重大地球物理问题,在众多的地磁起源假说和理论中,目前只有地核导电流体发电机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深入研究.地核导电流体发电机,即:液体外核中的作对流运动的导电流体在地球自转,磁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发电机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国,刘晓灿,马新欣,焦立果,,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1
基于电磁辐射数据的小波变换理论,对青海玉树7.1级地震前后四川都江堰、剑阁、江油及郑州二砂电磁波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小波分析,研究发现玉树地震前有异常信息存在,表现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国,焦立果,刘晓灿,马新欣,,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3
本文基于电磁波频谱理论研究方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前后金河、剑阁及郑州二砂三个电磁波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FFT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电磁辐射数据快速傅里叶频谱变化特征和在不同尺度下小波变化的分解,发现在汶川地震前确实有异常信息存在.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国,姚丽,刘晓灿,马新欣,焦立果,,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2
对2006年3月—2009年2月DEMETER卫星VLF电磁场频谱数据的分析发现,全球地震电离层电磁场频谱有以下特征:50—300Hz为地震电离层效应的优势频段;距离地震空间位置越近,地震异常越...
[期刊论文] 作者:董超,焦立果,张怀,程惠红,石耀霖,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8
地磁场发电机过程由数学方程组和输入参数所控制.为研究发电机参数对系统的影响,本文使用MoSST模型模拟了在外核黏性ν变化下发电机模型的输出.通过使用跨越近3个量级的ν值,...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新欣,林湛,陈化然,金红林,焦立果,刘晓灿,,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4
使用相关方法和welch法计算功率谱密度研究汶川地震前后GPS TEC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N_mF2空间分布变化.得出主要结论,震前5月9日开始TEC平常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新欣,李大虎,张小涛,刘晓灿,焦立果,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12
研究由于线路故障、直流供电等干扰因素引起的地电场数据变化,尝试使用带阻滤波、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排除干扰。处理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提取地震前......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新欣,林湛,陈化然,金红林,刘晓灿,焦立果,,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2017
天基GPS探测可以提供分布全球、高精度、高垂直分辨率的电离层观测资料,弥补地基GPS探测受地域限制、垂直分辨率低的问题.利用COSMIC掩星2008—2011年数据,网格化统计分析了...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新欣,林湛,陈化然,金红林,李大虎,焦立果,刘晓灿,,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3
获取COSMIC掩星2级数据,基于球谐函数使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模型值,为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提供背景依据.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最大电子密度...
[期刊论文] 作者:马新欣,林湛,陈化然,金红林,李大虎,焦立果,刘晓灿,,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3
获取COSMIC掩星2级数据,基于球谐函数使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模型值,为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提供背景依据.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最大电子密度...
相关搜索: